第四十六章 执掌大局(1/2)
一阵阵清晰又响亮的钟声从皇宫远远地传向四周,在这个清晨显得非常的突兀。住在京城的百官们已经好久没听到这种钟声了,最近的一次还是七年前的事,那次是神宗皇帝驾崩,还有就是光宗皇帝驾崩的时候,都是要不得的大事情。皇宫一般不敲这个大钟,只有在发生大事情的情况下,才会敲响它,这么看来,宫中一定是发生大事情了。“周大人慢点啊,看你这么急的,等等在下也不迟的嘛!”在外宫的官道上,一位五六十岁的官员向走在他前面的另一个比较年轻的官员客气地打着招呼。
那位周姓官员听到有人在唤他,就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等他看清是谁后,才微微笑着说道:“哦,我道是谁呢,原来是长卿兄,呵呵,长卿兄有什么事吗,宫中召见呢,不能等了,咱们可得抓紧咯。”
后面跟上来的那位年龄较大的官员是礼部左侍郎温体仁,可能是年龄大了的缘故,他落在了人群的后头。而前面的那位周姓官员则是刚刚由南京詹事府升迁上来的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别看这周延儒才三十岁出头的年纪,可他的官龄却有十几年了。二十岁出头就高中状元,等到了现在,又升迁为礼部右侍郎,可谓是青年才俊,官运亨通啊!
而那温体仁跟他相比起来就要差的多了,三四十才中进士,等熬到今天,也才是个礼部左侍郎。而且年龄也这般大了,五十多岁在那个年代可算是高龄的了。温体仁自知要得到升迁的机会是比较渺茫的,可他又不甘心就这么耗在这个位子上。从他中进士的那天起,他就发誓他一定要入阁辅政,这么些年过去了,理想却离自己越来越远。同时,在这么些年的官场生涯当中,他又学会了一整套为官处事的方式,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阳里一套,阴处一招。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温体仁是个什么样的人,也许为了他的官途,他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抛弃一切包袱,哪怕是良心!
为了结盟崛起,他想到了周延儒,凭他的观察,这个周延儒傲气颇重,也不算是东林党人,而且年纪轻轻就已经当上了礼部的高官,确实是一个好的结盟对象。
周延儒是礼部右侍郎,古代以右为尊,所以温体仁对他也格外的尊敬,他微微笑着整理了一下官袍,继续对周延儒说道:“周大人可是知道宫中发生了什么事,依在下看来,这次宫中肯定是出了大事的。昨天傍晚在东安门大街那边的事情听到没有,据说是魏公公那边出了大事了,有人看到有大队的士兵从那走过,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
温体仁的这些话说了等于没说,这宫中传来了这么急迫的钟声,谁都知道是出大事了。还有东安门那边的事情,现如今,恐怕整个京城都知道那边发生变故了吧。
说这么些谁都知道的消息,周延儒感到有些无趣,他扭过头去看了看高高在上的皇极殿,这才慢慢地回道:“事情待会儿就会有结果了吧,不用咱们操心的。温大人快点吧,其他大人们都入殿了,你、我总不好跟这些小官们站在一起吧。”说完,他不再理温体仁,迈开大步向皇极殿里边走去。
那温体仁愣了一下,自己怎么净说些没用的话啊,早知道先把心中的想法给说出来了。他有些懊恼地跺了一下脚,这才急忙跟了上去。
大臣们都已经到齐了,按官职大小挨个排开,可等了好久也没见到九千岁和皇上出来,原本空旷的皇极殿里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前面听说皇上病重,怎么今天又召诸位大臣进宫了?还有,这大伙儿都到齐了啊,怎么还没见到皇上出来?
大伙儿挤在一起窃窃私语起来,因为这种情况实在是太诡异了,不说好久没听到的钟声再次响起,这大伙儿都入宫了,到底出了什么事,也该有人来说一声的啊!
这时,上边的传来了一声尖细但却是十分高亢的声音:“皇后娘娘驾到,信王爷到!”紧接着,从里面一前一后走出来两个人,正是面色哀伤的张皇后和毫无表情的刘焕。
刘焕昨晚一整夜都在乾清宫,这个时候他不能回去,而且他也不想回去。天启帝刚刚病逝,一切事务都还没来得及处理,他怎么放得下手。莫说以后这里就是自己的家了,按一个弟弟的身份,他也应该留下来,守护着天启帝,守护着张皇后,不让她感到太过孤苦茫然,还有守护着这个辉煌的宫殿,守护着大明的明天
从刘焕的脸上看不出什么难过或者又是喜悦的表情,只是给人淡淡的感觉,别人也猜不透他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但透过他的眼神却能隐隐发现一丝坚定的神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