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深夜入宫(1/2)
有锦纶和王光熠同为晋州人士自幼习文,本为晋州盛王府幕僚(其实就是门客),去年四月辛州战事一起,做为过金口西出门户的晋州一地当其充遭受到波及,兵祸连连时世不平。无奈之下有锦纶、王光熠二人举家迁徙以避兵灾,来到了这天子脚下寻起了活路。
不想,京城大邦藏龙卧虎门台甚高,二人苦寻近一年仍是宫门难入所依无门,过的很不如意。如此,他们勉强度过了年关后就早早的来到这‘论道馆’中等起了活路。直至今日听闻御北将军孙为民投书求贤,故便跑来自荐实为无奈也。
孙为民听完二人所话的凄苦,心中不由想起了那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卑怯怯。谁说天下的文人都是迂腐世故之辈,眼前这两位就很豁达,比那些用猪皮擦完嘴才敢出门的‘假硬汉’要顺眼的多。且不论此二人的才学如何,单凭这份世人难有坦荡,定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所谓成器之材必大容也,此二人均有成大器的纳容之实。孙为民暗暗考虑,这两个人还是应该收留的。
如此,孙为民叙谈过后留书掷言,相赠了可观的资财给有锦纶、王光熠二人已解他们的窘困之境,并言明:如蒙不弃,可往安城以北的牧丘军营为依。
有锦纶、王光熠二人到也不客气,孙为民留的资财照单全收毫无不适,也未曲膝相投只是客气相送,将孙为民送出了‘论道馆’。
为此,李飞雨很是不高兴,直道是见了欺世之徒
回到候架馆后,孙为民就像什么也没生过一样,再也不提先前那落魄的二人,而是一门心思的等起了传昭。如此又过了二日,这天酉时一过天色渐黑候架馆仆衙突然传禀宫里来人了,急找御北将军孙为民入宫见架。
孙为民一愣,心想“天已入夜,皇上应该归了后宫才是,怎么会这时候昭我?”孙为民暗感不妙但又毫无他法,只好匆匆的换好朝服,玉绅缠腰上cha笏板这就要进宫见架去了。
跟随着前来传昭的公公下了马车,孙为民也不记得自己过了多少道门,只知道门槛很高走的腿软。由于是黑夜,孙为民并没有看到多少新奇的东西,其实他根本就没敢乱看,要知道这可后宫看多了可是要剜眼睛的。
就这样,孙为民越走越觉得的别扭,暗暗琢磨起了这个就要见面的糊涂皇上,寻思着“这老小子一定不是什么好鸟,在内宫昭见外臣到也罢了,还偏偏挑个大晚上,这要是传出去直以为我孙为民是进宫伴架去了难道皇上有什么特殊的爱好?他不会喜欢男人吧”孙为民胡思乱想起来,大有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感慨。
“大人稍等,我去通传”那该死的小太监终于开口说话了,把孙为民扔在一处院门外碎步跑了进去。孙为民一看大感佩服,心道“跑的这么快还没什么响动,难不成练过轻功?”他哪里知道,这就是服侍皇上的手艺,腿要快脚要轻。换做他孙为民就是净了身,光这本事怕也要学个一年半载。
片刻过后,那飞毛腿又跑了出来,小声道“大人随我来”,孙为民点头应承跟了进去。
这是一处不大的院落,但院中的景物很是雅致,即便是在冬日仍可闻到那阵阵的花草之香让**为舒服。院中的摆设到不是很多,但步道铺的很是平坦打扫的也干净,都是用大块大块的上好石料铺成的。走在青石路上,孙为民不由的又想起了那久违的柏油马路、北京、老胡、胖子还有老爹。孙为民又开始犯糊涂了,考虑起“这一切会不会只是一场梦呢?我真的是要见皇上了?”
“御北将军孙为民候架”小太监那很不好听的通传声又把孙为民拉回到了现实,他忙收了收心神暗暗嘀咕道“哎!丑媳妇要见公婆了,伸头缩头都是一刀,英雄气短啊”这都哪跟哪啊,孙为民看来是烧糊涂了。
“进来!”这个声音就更难听了,一听就知道是个老货色。孙为民的鸡皮疙瘩马上就出来了,把脑子里对老太监的印象都过了一遍,想起了电影里的李连英李大公公。
小太监恭敬的推开了门,闪到一侧就不动了。孙为民也不敢抬头,只是盯着自己的脚丫子硬着头皮走了进去,他几乎什么也看不到,只知道里面很亮像白天一样,头顶的上的金玉把脚下的光滑殿石照的眼晕。
“臣御北将军孙为民见架,吾皇万岁”孙为民把早已演练多天的‘本事’拿出来了,头放低、臀高翘还真是标准的一叩到地。
平身!那该死的老太监又开始吓唬人了,沙哑着嗓子喊了起来,就好象他才是皇上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