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五章 神通即为本能 道行决定威力(2/2)
在洪荒宇宙中,有一类存在,实力远远的超越众神之上,众神称呼他们为大神通者。所谓大神通者,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拥有大神通的人。虽然道行的深浅,决定了所拥有的神通的威力大小。但是茫茫洪荒,拥有高深道行的比比皆是,但是能够拥有大神通者的却寥若晨星。
鸿钧讲道,只是从根本上提高听者的道行,却是不会明说神通的。拥有高深道行,那是大道眷恋,但是不能领悟出神通自保,那就是福缘浅薄。被大道眷恋虽然值得羡慕,但是那里能与福缘深厚相比啊!金丹大道,本就是福缘第一,资质其次。鸿钧道人当年游走为洪荒宇宙,凡是见者有缘,无不成就金丹大道,这就是机缘了。没有大机缘,大悟性,根本就难以领悟神通。因而,如今洪荒,虽然神祗众多,但是大神通者稀少。而流传在外的神通,如飞天、遁地、变化等等只不过是小术罢了。
大道三途中,体术全靠千锤百炼的锻炼,才能发挥出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而道决全靠强大的神念掌控,才能驭使天地之力为己用。至于神通,则是体术与道决的升华罢了。当体术或者道决中的某种技能经过千百万次的使用,或者一朝领悟了其中的奥妙,那这个技能就会成为本能,使用起来几乎就不会消耗什么。
因而。神通相对而言,就是一种本能:就如同人会走路,鸟会飞天,鱼会游海。掌握之后,根本就不会消失,也没有任何的额外消耗与副作用。对先天神祗而言,飞天遁地就是一种本能,即使是到了生命的垂危之际,也可自由的漂浮在天际。那神龙浮空如同鱼虾戏水一般轻易,自然就是因为天生就有飞天的神通。而后天神祗,一步步修炼上来的修士,自然就没有这等优势,因而,他们就只能自己领悟或者学习他人之法,这才能够掌握这些神通。
神通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己领悟或创造的,这就是自己的本能,使用起来,毫不费力。而另外一种,就是学习他人之法,虽然掌握了神通,但是却有着一定的限制于损耗。那些从生灵一步步修炼上来的神祗修士,在学习了飞天遁地等基本神通之后,却是会有一定的损耗的。这就是先天与后天的差距。
可以想象一下,同为大罗金仙,修为、境界、道行接近。一个掌握了杀敌与自保的神通,其余的没有掌握神通,两方厮杀起来,只怕这个掌握了神通的大罗金仙以一敌百也不是神话。神通就是本能,几乎不用消耗多大的能量,同时还可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来,两方的差距自然就会体现出来。
可以说,这洪荒宇宙中,顶尖的存在,手中除了至宝之外,都拥有逆天般的大神通。至宝灵宝虽然不凡,但终究是外物。当成就混元之后,这只能在鸿蒙宇宙中发挥作用的先天至宝自然如同鸡肋一般了,弃之可惜,留之无用。而通过对至宝的理解,将至宝的能力转化为神通,这才是合理运用至宝的手段。唯有神通,才是大神通者之间争斗的主要手段。而神通的威力也随着道行增加而提高,是永远也不会落于人后的。
而盘古元灵却是对神通掌握最为深刻的存在。元华作为盘古元阳神祗,虽然不似盘古元灵金身那般随手都是盘古神通,但是对神通的掌握在洪荒之中也是前三的存在。此刻元华默立于星空之中,所使用的神通却是与太阳神目类似,都是看穿虚妄,辨清虚实的神眼。那太阳神目虽然强大,但是毕竟是太阳神祗的眼睛,使用起来有着种种的征兆,容易暴露身份。
但是元华如今所使用的神通却是盘古神目,乃是经过聚合盘古元灵金身之后,四位盘古元灵神祗,依靠得自于盘古元灵金身所凝集的盘古意识,共同创造出来的。这盘古神目与太阳神目类似,所观看的地域不如太阳神目那般的广阔,但在于细微之处,却是要胜过太阳神目一筹。之所以看的不遥远,不广阔,却是因为盘古神祗与盘古之间有着极大的差距。而太阳神目的来源自然就是洪荒太阳,因而就看的洪荒大陆各地。只是元华使用太阳神目要是超出了自己的道行,也会要消耗能量的。但是盘古神目却没有这般优势,道行有多大,就只能看多远,不能超额使用。
这盘古神目唯有盘古神祗方可掌握,掌握之后,眼睛自然就拥有了这等本能。此时在这个周天星斗大阵中,元华正在通过盘古神目在关注帝江在破碎星空中的举动。当元华看到这破碎的星空彻底崩溃之后,就立刻仔细的关注起来。唯有这大阵中出现了掌阵者意料之外的变故之时,方能了解到这大阵的更多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