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怀疑种子(2/2)
开始的急切之心。既然红衣有了什么线索,他总所以,轩辕戒显得很冷静,没有表露出任何的激动之处。
倒是一直摇头羽扇的,握住扇柄的手微微一紧,眼神不由扫向红衣,流露出强烈的听下去的。虽然这种表情,只是一闪而逝。但对于红衣这种九级强的武,对于别人的目光最是敏感。他一下子捕捉到的眼神,兴奋的蹭了过去。
这平日城都表现着一副平平淡淡,一副天下之事,尽常我手之种的自信潇洒劲儿,红衣怎么看怎么都不顺眼。突然现对青莲居士似乎颇为感兴趣,哪有放过这种难得一见之事的理由。
对于这种神龙见不见尾的红衣可算是接触颇多的人,对于红衣那爱吊人胃口的小爱好,又怎么会不知呢。你越是想知道的事,他就越喜欢逗着你。就如猫逗老鼠一般,越想知道,越是不告诉你。当然,麟王除外。所以,笑笑的摇着自己的羽扇,神情一派轻松。既不承认,也不解释。
人老了,耳朵也不行了,刚刚他什么也没有听见。
天可以作证,江某人其实也不过三十有四,白头还没有几根,除了浅浅的鱼尾纹,没有哪处跟老字扯上半点边的。
善于观察的红衣可不会这么轻易放弃,他紧盯着,唠叨的跟个老太婆似的,“你想知道吧,你一定很想知道,你肯定非常想知道。你想知道你就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知道呢。只要你想知道,你直接中我说一声,我把我知道的全都说出来。所以说,你是想知道的吧。你若说你想知道,我便告诉你。”
不受其所诱,慢慢悠悠的摇头晃扇,好不自在的模样。
倒是轩辕戒只感觉自己的耳边几只苍蝇飞来飞去,放下手中的纸,直接打断红衣的过度热情,道:“红衣,查到什么,便直说就可以了。本王觉得,你这比女人还唠叨且喜欢吊人胃口的毛病应当改改了。”
“是,王爷。”
红衣答应的爽快,但轩辕戒敢打包票,下次再见,红衣还是以前那个红衣。还是喜欢吊人胃口,吊不成胃口,就开始习惯性的唠唠叨叨。轩辕戒自认是个很开明的主子,属下能干、忠诚便行,至于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就当作个性。
红衣侃侃而谈道:“属下曾查并已经确定,七国志第一册所行之地,便是大楚的皇城活水。此书行之时,正是唐公子出现洛水的几天之后。虽说从书中推测出青莲居士应己至不惑之年,属下曾有幸得到清风书局里的青莲居士的亲笔残字。已经可以肯定,写字之人,字风稳定,瘦金长体,但却透露出几分年轻人才拥有的活力。笔迹这种东西,虽然可以造假,但绝对骗不了属下。属下大胆猜测,这青莲居士要么是个三十岁上下的青年,要不就是青莲居士应该有学生,此书乃是其学生代写为之。”
学生?
轩辕戒的心狠狠的跳动,他突然忆起唐子谋写给他,并带给他获益良多的兵法。谋儿的聪明才智都不在普通人之下,视官场如粪土。虽及力掩饰,但那种非同龄人所表现出的睿智冷静,颇有几分隐士之风。记得初见时,谋儿轻描淡写之间,煮酒谈论天下事。侃侃而谈,岂非池中之物。
轩辕戒回忆着初时与唐子谋的几个交会,把那时的唐子谋与现在的唐子谋相做比较。表现的如不同的两个人,不再侃侃而谈,避天下事而不谈,表现的平静淡然,且做得非常自然。现在拿出来一比较,才现不同之处。
谋儿在藏拙,轩辕戒突然迸出这种想法,越想越怀。
再转念一想,当初所赠兵法之时,谋儿曾言家中长辈早尚,所学所得,都是拾前人之慧。查清谋儿身份后,他本以为这只是谋儿的借口,不知从哪里得来兵书。也许他的想法错了,也许那位青莲居士,与谋儿有着非一般的关系,也许……
太多太多的也许,这都是猜测下得到的结伦,根本作不得准。但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前前后后把唐子谋所有的表现多回忆几遍,破绽很少,但却偶有可疑的痕迹。还记得他曾当着谋儿的面豪言要寻那青莲居士,以前倒没觉得什么,现在回想起来,那晚谋儿的问话格外主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