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蔡忠良的计划(1/2)
蔡忠良看着唐红霞,点了点头,随即道:“同志们,既然没有优势,咱们就放弃县域经济发展上的思路,咱们另谋他就。”
一句话,震撼全场,所有人都知道,上梅县县域经济发展的计划,就出自这位之手,可是,如今他却亲手推翻自己的发展规划。所有人都有些好奇,经过实践,这个计划在上梅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难道蔡镇长还留了一手?
蔡忠良此刻也不再卖关子了,随即道:“同志们,过年之前,我去姜家沟村慰问了一下五保户。姜家沟村给我的启发很大。整个姜家沟村,几乎百分之九十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我就在想,既然发展当地的经济我们没有优势,那么,我们何不换一个思维。我们走劳务输出的道路。成规模的向沿海发达地区输送劳动力人才,依靠打工,让当地的农民发家致富。”
“这个,蔡镇长,致富倒是没有问题了。可是,事实上,仅仅是老百姓口袋里有钱了。对于我们三岔镇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啊。”李小兵此刻却是疑惑的说了起来。
旁边,人武部部长郭秋良也笑着道:“蔡镇长,这外出打工还要组织,还要成规模么?而且,这也不受我们控制啊,人家沿海地区的那些私人老板,请什么人,不请什么人,我们又控制不了。这怎么形成规模。”
蔡忠良此刻却是笑着道:“李副镇长和郭部长的意见都很好,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观念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对三岔镇的问题,三岔镇,综合治理和治安环境,在全县是倒数排名第一的,为什么,历史根源上将,三岔镇位于三市交界的三岔点上。流动人口大,闲杂人员多,三岔镇本地的青壮年,除去农忙的时候,都闲了下来了。闲下来不是好事,闲下来,赌博、打架斗殴,这就流了。时间长了,出大问题了。再加上从下梅和许江过来的人,这就更乱了。如果能够在我们镇里开设技校培训点,采取政府引导,免费培训,就业之后扣除学费的思路,和学员们签订合同。我想,这不但可以吸引本地的青壮参加,其他两县的人也会参加。这些人出去了。三岔镇的闲人少了。治安自然就会好上许多。再叫派出所大力整顿。三岔镇的治安环境就能够彻底扭转目前这种不利局面。
另外,老李说的,和三岔镇没有必然关系,我觉得这有些片面了。这些人出去打工赚钱了。回来做什么?建房子?娶媳妇?过年。这可都是市场。一个地方,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商业的流通。有这么庞大的经济市场,我就不相信,商人们不会来,没有老板投资建材厂。假如真没有,我们镇政府出资,建立一个建材厂应对未来的庞大需求,我们不就活了么?
蔡忠良一番话,深入浅出,说得众人都连连点头,杨长清此刻也是感慨万千,看着蔡忠良意气风发的样子,此时,也不得不说一句佩服。虽然两人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冲突。可是,蔡忠良这种为人民,为三岔镇真正办事的作风,也触动了杨长清。
此刻,杨长清咳嗽了一下,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自己身上,这才缓声道:“刚才,蔡镇长的话,让我有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到底是楚南大学的高材生,说到点上了。搞经济。搞经济。最重要的还是搞活经济。我看这个方案很好。我完全赞成。我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由蔡镇长担任组长。如果不嫌弃的话,我来担任一个副组长。拼着这把老骨头,也要为三岔镇努力一把。”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一片肃静,杨长清这样表态,等于是当着一干党委委员的面,向蔡忠良妥协低头了。这让刘凤山、唐红霞等人都有些吃惊,老顽固这是怎么了,吃错药了吗?
倒是蔡忠良,完全没有任何的震惊,似乎这个事情就是理所当然、水到渠成一般。看着杨长清道:“杨书记,您这么说让我愧不敢当啊,您是老前辈,老革命,这个事情,还需要您亲自掌舵才行啊。这个组长还是由您来担任,我和唐大姐担任副组长,老李担任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我们全镇的领导干部齐心协力,既然县委不管我们,那我们就自力更生。做出一番成绩出来。”
杨长清有些感动,蔡忠良人虽然年轻,可是,心胸宽阔,自己和他相比,却是落了不知道多少倍了。自己年纪已经在这里了,此刻,杨长清反倒是看开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自己这辈子,没有给三岔镇的老百姓带来什么。反倒是老百姓骂自己的多。最后一任了,也跟着尝试一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