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御书房大改奏章(1/2)
“父皇可在里面。”准备要跟高宗讨论纳妃之事的赵玹问着御书房门外站立的太监道。
“回殿下,陛下召了赵相和御史中丞张大人正在选德殿商讨要事。”门前太监躬身说道。
赵玹不由有些失望,苦着脸对赵璩道:“皇弟,父皇没在,这可怎么办,女玩伴啊女玩伴。”
“皇兄,那不如等等吧,上次那本山海经还没看完呢。”
“对,那就先等等吧。”说完,两个皇子便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小太监们只能站在门前,这种地方可不是他们能随便进的。
御书房布置的庄重非凡,两排书架上,各种书籍摆放的非常整齐,高宗每日翻阅后,都有专门的
吏官整理,依据皇帝的喜好,把一些重要的书籍文献放在陛下常拿的地方,也好方便瑕疵阅读。
这里的藏书跟东京的量比起来,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虽有数千册之多,但也比不上老皇宫的十分
之一,可见宋朝时从民到皇,好学之风,历来推崇。
这座小型皇家图书馆,可是三个兄弟时常来的地方,尤其是爱爬书山的赵伯琮,每次看完,都会来
翻取新的典籍和史册,方便他学习,这点,也是让素来儒雅的高宗喜爱。
而赵玹跟赵璩虽也喜读书,但都是关注着一些奇异书籍,行山玩水之类,时常也是不大来。
赵璩早早便找到那本山海经,坐在旁边的软塌之上,专心得看起来,赵玹左转转,右转转,实在找
不到自己喜好的书后,便来到高宗批阅奏章,研读书籍的玉案上研起笔墨,在旁边白净的宣纸上涂鸦起
来。
浪费了几张纸后,也觉无趣,看着右面批好的奏章,又翻翻左面厚厚的奏章,不由的就抽出几本,
打开来边看边念。
“吾皇万岁,微臣以为平江离建康不远,徒有退避之名,陛下应移圣驾于建康,督促将士抗金,现
在少无战乱,前方又没打败仗,朝廷应利用这个机会总结经验教训,修军政,严号令,勤于固守,而陛
下确慌张南退,这不是前功尽弃而导致后患无穷吗?这样自取灭亡的事情,是多么的不应该啊,微臣李
纲XXX年XX月XXX时。”
等读完,不由出声叫好,又是拿起一本没批过的展开念道:“吾皇万岁,微臣回到鄂州,确听闻金
朝派遣使者前来归还河南之地,臣以为,这定是金朝拖延时间,招兵买马,准备南侵的行动,请陛下出
诏支持臣子北伐,千万不能听言秦相议和之说,这会让天下人耻笑的。微臣岳飞,XXX年XX月XXX时。”
“恩,真好,这些金人真是可恶,不但虏走父皇的兄弟姐妹,各种妃母,还想打到这里来,真是让
本王不高兴到极点。”赵玹是边看边自语到。
又是抽出几本奏章,确是一些各地民报,柴米油盐之事,便堆在案上,看着手下两本奏章,眼睛骨
碌一转,嘿嘿,看本王给这些金人来个好吃的。
说完,拿起金笔,又是打开右面批过的奏章,在一张白纸上临摹着高宗的笔记,写了几次后,感觉
甚好,便先拿起李纲的奏章打开写道:“朕知爱卿之心昭昭……”
赵玹抬起头想着李纲的官职,时常在朝中玩乐的他,尤其对高宗赏赐,封官时的语气和威严揣摩的
淋漓尽致,又是思考了几个在外的大官职称后,便提笔又是临摹道。
“特封爱卿为北伐金朝兵马副帅,调集粮草,谴派兵士,卿可自琢。”写完后,又和右面的奏章行
字对比一下,满意滴又拿起岳飞的奏章写道。
“朕特封爱卿为北伐金朝兵马大元帅,李纲爱卿辅佐其右,誓打金人,如不能克,朕定当问罪于你。”“哈哈”越写越激动的赵玹不由笑出了声,等那墨迹干后,边把那二本奏章塞入右面,又是打扫了
玉案上其他的没批的奏章放入左面,下了案几,爬在地上,学起马叫来。
在他看来,这就是玩闹的事情,疏不知,等这两本奏章送出朝廷,传入远方时,不但改写了他的
命运,也是改写了南宋的命运,一场硝烟战火,弥漫在宋朝的北面之地。
高宗召见赵鼎,张守商议完事情后,也是归来御书房,看着门前跪着小太监道:“你们不是跟着
皇儿吗,怎么在此。”
“启禀陛下,二位殿下正在御书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