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五百六十四章 西园八校尉

第五百六十四章 西园八校尉(1/2)

目录
好书推荐: 游戏开拓者 婚姻暂停之灰姑娘大变身 撒旦劫情:前妻,乖乖回来 巫魔乱 步步惊心:倾世太子妃 无敌宝宝:爹地,你被Fire了! 妖孽殿下太倾城 凤凰斗:第一庶女 浪漫校园:PK妖孽四少 清风醉红颜

洞房烛夜,**一刻值千金

尽管刘易已经和万年公主有过许多晚的**,但是这一夜,犹显得特别的激情因为这一晚,属于他和万年公主两人的世界

三天之后,洛阳城内的喜庆气氛终于有所消减,城内的百姓也渐渐的冷却下来,开始为他们自己的生计忙忙碌碌唯有在闲暇之时,才津津乐道比武之事以及刘易和万年公主成婚之事,洛阳城,也的确许久都没有真正的全城欢庆了,大家才会那么的兴奋

从比武结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六天的时间,羽林军的招募几乎每一天都人满为患,但这些事,不用刘易亲自去把关,太史慈也已经进入了角sè,由他主持招募兵员的事另外,荀文若偶尔会帮忙,而卢植,在刘易成亲那天,听了刘易的和手下众将所说的话后,似乎也有所感悟,对刘易统领的羽林军也上了心,不时到振灾粮官来察看情况

这天一早,是戏志才、贾诩、等人离开洛阳,各自到南北两个基地的时间

这两三天之中,刘易也几乎一有时间便和戏志才、贾诩、荀文若等人商仪讨论开设学院的事宜,也基本商议定论,唯一不太好办的,便是缺少大量学士做先生不过,对于这点,刘易觉得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让他们先去把学院建起来再说最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刘易便会离开洛阳可以分别到两个基地之间视看主事,而这一两年的时候,刘易也不会认为有了好先生,被招入学院的人便能一ri千里学到很多东西成立学院的初期,刘易也不希望能够一下子培养出什么的人才来,能够让其中的一部份人懂得识字便相当不错了,当然,主要是把一些小孩子集中起来培养现下,随着发展,随着基地的人手增加,那些小孩子基本上不用干什么活了与其让那么多的小孩子闲着,还不如让他们学字读书

刘易也不希望能够培养出什么的大才来,只要他们今后能够胜任一些文书的工作便可以了如果按刘易的设想,以后自己真的有机会争霸统一三国那么,便须要大批的文官治理一县一城,这些人,是为了今后而准备的

戏志才、赵云领着他们从大泽坡基地来的人一起走了由于大泽坡基地目前已经能够做得到自给自足的地步,所以刘易便没有给付他们钱财带走,但是粮食肯定要运走一批的另外,贾诩、黄忠、甘宁,他们不但要运走从洛阳粮商所购买到的大批粮食还要运走大量的钱财也正因为贾诩、黄忠、甘宁三人要运走大批的钱粮,所以刘易把颜良、文丑也派去一起护送,几百护粮官兵也派了去

呵呵现在的情况,还真的有点像“挖深洞、广积粮”的情况

而就在刘易分别送走戏志才、贾诩等人时,皇宫朝堂之上,一众朝官正向董太后奏请实行组建一个的军事组织,几个朝堂党派势力,正在为瓜分这个买糕而争执着

这件事,便是为万年公主比武招亲之后,十常侍张让等人,袁隗、何进、曹cāo等人所商议出来的一个对付压制刘易的一个计划

他们竟然向董太后提出了组建成立西园八校尉

西园八校尉,历史上,应该是皇帝刘宏为了分薄外戚一党大将军何进的兵权,于188年也就是中平五年设立的一个军事组织可是,现在历史有所改变,竟然不再是由皇帝刘宏提出来,而是由这几个党派的人同时提出来

不过,有此变化,似乎也在所难免,这一世,因为刘易的到来,使得历史发生了不少改变皇上身怀重症,不能上朝处理政事,而且,因为他也自知大限不久,所以,对于权yu已经没有那么的热心,一个将死的人,又岂会再在乎这些权势的事?如果按历史上的情况来说,怕皇上刘宏都等不到188年便驾崩西去

但是,该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

首先提出来的是朝廷议郎曹cāo当然,这也是他们商议好的计划步骤

朝堂龙座上,坐着的是有几分怯怯的太子刘辩,而陪着太子刘辩坐在一起的,则是董太后现在的董太后,已经不是垂帘听政了,在张让等十常侍的怂恿之下,董太后也终于走到了前台

上朝不久,曹cāo便大步走出列班,一直走到了龙座阶梯之下才跪下

曹cāo跪下道:“太子殿下,太后臣有一事请奏”

曹cāo也大胆,他虽然跪下请奏,但是他的背脊却挺得笔直,眼中是闪出一股严厉目光,扫视一下龙座上的太子刘辩及董太后

太子刘辩被曹cāo看得身子缩了一缩,不知道为何,心底里竟然对下面跪着的曹cāo心生怯意哪怕是董太后,都被曹cāo的目光看得呆了一下,只不过,她在之前便对曹cāo有了印象,而且还是比较好的印象,所以,曹cāo这看似是严厉的目光,落在董太后的目中,反而是觉得这是一种认真慎重,让她觉得曹cāo这个人稳重踏实

她不待太子刘辩说话,便含笑的点头道:“原来是议郎孟德,准奏,先平身,起来说话”

“谢太后”曹cāo应声而站了起来

“各位卿家,你们大家都知道,现在皇上暂不能上朝,而太子年幼,本后也只是一个妇道人家,所以,还请各位卿家多多cāo心,每个人都要像孟德这样,有事敢于表奏,各尽其职、尽其责,把大汉治理好”董太后先称赞一下曹cāo,才再问道:“好了,孟德你想奏何事?说”

“太子、太后,前年黄巾暴乱,本来只是一小股暴民作乱而已可是,在短短的三两个月的时间里竟然有一种席卷天下之势,虽然最后被朝廷大军所镇压,可是,乱民对我们大汉所造成的祸害却过于巨大,大量地方官府,也曾一度完全被摧毁,百姓民不聊生还有,去年冬塞外匈奴人突然入侵,也对我们大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州百姓,若不堪言”曹cāo一字一句的说道

“嗯幸好,这些事都已经过去了,黄巾贼对我们大汉所造成的伤害,现在不也已经恢复了地方官府么?这个,本后还记得还是张常侍他们提议的,把那些有军功的义军首领,以及我们大汉官兵中有功之将,分配到各地让他们重组官府听说,不少人都干得很不错的嗯,本后想起来了前几天请辞离京的仪郎孙坚,他就是被分配到除州下坯,管治那里的百姓,他做得就不错啊,对了,还有孟德你,不也是济南相么?听人说,你也把那济南管治得整整有条的还有,并州之地的百姓,虽然受到匈奴人的祸害,但是最近时间不是有并州刺史丁原将军的奏表么?据说,并州之地已经完全收复了,现在也开chun了,只要百姓勤劳耕作,不久便可以恢复元气”董太后不太明白曹cāo为何突然要说起这些事儿,不过,她近段时间临朝听政,倒也听说过不少事,也记得了不少真正有才干的人

“没错,战后的确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百姓也在皇上及太后的英明决策之下,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可是,微臣觉得,有些事,我们本来是可以避免遭受到这么大的损失的”曹cāo慢慢的打话题引向他想要的方面

董太后果然问:“哦?孟德何有如此之说?”

曹cāo的神情突然变得有点悲愤的道:“太后明鉴微臣觉得,近些年来,大汉发生这么多祸乱之事,主要的原因便是朝廷遇事反应太慢的原因不管是西凉异族背叛造反的事也好,还是黄巾贼作乱,或者匈奴人入侵也好,都因为是朝廷遇事的时候,没能及时的作出反应,及时的把祸乱的源头掐灭,所以,才会让祸乱越演越烈”

曹cāo说到这里,突然转身对着朝中的百官愤愤的道:“别的我曹某便不多说了,就拿匈奴人入侵并州的时候,太后及太子太傅一起马上议定了应对这策,命孟德马上组建一支大军渡过黄河去和匈奴人决战可是,曹某领命之后,设立了军营,等待城军、禁军等等调拨来的士兵点卯,可是,整整一两天,迟迟都没有见到有兵马调拨前来呵呵,最后还是曹cāo求爷爷告nǎinǎi才请得他们调拨来了一部份兵马,先不管其中有多少老弱病残了,好不容易来了人,却和原来预订的十万大军相差甚远要知道,战机稍纵即逝,如果每一次都像那次的样子,一旦再发生叛乱之事,那又要如何平息祸乱?如果朝廷还如此下去,曹cāo敢保证,只要再来一次像匈奴人这样的二十万大军的入侵,我们大汉,怕也离灭亡不远了”

“大胆居然敢在朝堂上危言耸听?”

“这曹议郎还的真的敢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他都敢说出口?”

“放肆胆大包天”

……

曹cāo说完这些话之后,顿时引起了朝中百官的非议,特别是对于曹cāo敢直言说大汉灭亡的话,惹得不少当初故意延缓调兵给曹cāo的人都跳出来对曹cāo破口大骂

“安静这里是朝廷,不是街市”董太后也颇有威严的凤目一扫,让群臣安静了下来

“果真有其事?”董太后对着曹cāo挺拨的背影道

“确有其事”曹cāo转身,盯着董太后道:“微臣逼不得已,从原本打算集结的十万大军之中,先行组起了二千骑兵,率先渡过黄河北上和匈奴大军作战,随后,一共集结起来的后续军队,也不过是区区三、四万的人马呵呵,幸好,曹某战败了匈奴人,要不然,后果还真的不堪设想啊”

“可恶这事关大汉兴败的大事,尔等竟然敢耽误了军机?到底是谁不听从圣旨调令,没有按圣旨命令调军的?”董太后勃然大怒气呼呼的站了起来责问

就在此时,张让等宦官、袁隗、何进等人,他们分别对望了一眼,然后一起出列跪下道:“太后请息怒,关于调拨官兵给议郎曹大人,差点延误军机的事,我等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但是,我等也有苦衷的啊”

董太后见到朝中的这些实权人物居然一齐出来,让她不禁呆了一下,心头的一把火也顿时被压了下去,她慢慢的坐下,好半晌才说道:“那你们就说说苦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