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 第二百八十七章 洞庭湖畔(1/2)
征讨大军驻扎在湖南武州,从武州到狮子精虎譬耸大军的驻地巴陵,中间只隔着洞庭湖,隐山先生邀请征讨元帅张智来到洞庭湖畔,他和元帅现场观察自己制定的作战地形。
二人边走边谈,隐山先生手指洞庭湖中间的一座小山介绍道:“湖中间是座著名的洞庭山,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上面有七十二个大小山峰,风景十分秀丽。”
征讨元帅张智不知隐山先生的目的,抬头望了望那座小岛,夸奖起此处的风景来:“不错,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洞庭湖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从此处观看洞庭,但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水鸟翱翔,百舸争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伟壮观。”
“洞庭湖有着美丽的神话故事,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万里寻夫的民间传说正是源于此地。”隐山先生见元帅高兴,不愿打消他的雅兴,也随着元帅的话,介绍道:“相传四千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从此斑竹闻名全国。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后来改为君山。”!还有那么一段动人的故事。据说这里每年都有盛大地龙舟节、荷花节。”征讨元帅张智对洞庭湖挺感兴趣。
既然元帅相问,也只好闲聊几句,隐山先生道:“不过,各族各地都有龙舟节,其时间,和活动的方法不一。汉族龙舟节在端午节的农历五月初五。而苗族的龙舟节却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时间很长,共四天。”
“还有那么多民族举行龙舟节,看来挺热闹的。”征讨元帅张智对人间的事情不够清楚,感到好奇,即问道:“有什么讲究吗?”
“当然有讲究。洞庭湖地龙舟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地大臣。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身亡,屈原当年投江之后,当地人为了不让鱼类吃他的尸体,便纷纷在家里拿食物撑船,投到江里。希望鱼类吃下食物,而不吃屈原的尸体,后来这一活动便演化成为吃粽子、划龙舟了。经过多年的传统演变。端午节便逐渐被人们称为龙舟节。”隐山先生滔滔不绝地讲着,心里却揣摩着如何扯到战场上:“其各地。各民族都有不同的说法。”
“先生对洞庭湖很感兴龙舟节彼有研究,是否在此摆下战场,或者打什么主意?”征讨元帅张智聪明过人,早已看出隐山先生的目地,来此观看景色是假,肯定有其他目的。
终于谈到正题上了,“正是此意,我想在此采取打堵截,给取了个名字,叫酒瓶战术。”隐山先生捋了捋胡须笑着,打起比喻道:“苍蝇不是有翅膀会飞吗?在广阔天地实难扑捉,把苍蝇引入瓶中,翅膀就失去了作用。虎譬耸地将领不是多吗?他们个个都有自己的绝活,如果施展开来,实难扑捉。”
“嗷!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征讨元帅张智终于明白隐山先生邀他来此观看洞庭湖风景的目的,以此为借口,实来察看地形的,“想利用这个敞口地马蹄形盆地,把狮子精虎譬耸的人马引进洞庭山,采取瓮中捉鳖,一网打尽,力求全部歼灭敌军。”
“正是这个意思。”隐山先生接着向征讨元帅张智分析道:“回来途中,据元帅介绍,狮子精虎譬耸的人马兵强将勇,个个都有些手段,我那时就开始琢磨,如何控制那些变化多端地精怪。如果采取四面开花打包围的战术,即是我军地人马再多,也难以抵挡那些精怪们的妖技绝活,对整个战争实难赢取。
“有道理。”征讨元帅夸奖道:“这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圈起来,让敌人有力使不上,这个办法不错。”
“对,就是这个意思,”隐山先生见征讨元帅张智明白了意思,很有信心地道:“把所有的敌人先用瓶子装起来,而后再从瓶口一个个地倒出,只需元帅一人发挥自己的强项,或用法宝一个个装入网擒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