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章 重庆人民防空团(2/2)
薛岳上将见状大叫不好,急令预备队中央军精锐的第74军,哦,就是周大少团长在磨山陆军总医院结拜的哥子张仲麟---此时已经被他自己改成了张灵甫当师长的那个牛皮哄哄的中央军精锐部队。
薛岳作为南浔线中**队的总指挥急忙命令第74军军长俞济时中将,立刻派出得力部队阻挡住小鬼子的丸山支队迂回岷山,向南浔线渗透,以掩护金官桥一线的中国守军的右侧翼。
俗话说,人是不可能踏进同一道河流的。这次倒霉鬼催的薛岳上将却真第三次踏进了同一道河流:
又遭最高领袖的心腹爱将,所谓的中央军精锐给水啦
原来,第74军的军长俞济时中将只是派了一个团,被小鬼子的丸山支队打得屁滚尿流。
薛岳上将火了,再次严令俞济时军长。这次俞济时中将增加一倍力量,派出了两个团。结果自然不用多说,再次被一万多人的小鬼子丸山支队击溃。连一个团长也被小鬼子活捉了
而此时由吉住良辅中将率领的第九师团主力也正全力扑向岷山、金官桥一线,大有一举截断金官桥一线薛岳上将一兵团的数个军的主力的后路之势。
至此,敌我态势急转直下,危急万分。
薛岳上将终于怒了:他在两个多月前的兰封会战中就吃过中央军精锐、老蒋的心腹爱将桂永清、黄杰的亏,记忆犹新。眼下又冒出一个俞济时气得薛老虎把杯子都砸了。
薛岳一面急令金官桥一线的中国守军向侧后的岷山---黄老门--庐山一线转移,一面声色俱厉地斥责俞济时道:
“俞济时,俞大军长你部屡屡增援不利,是何道理?
我现在命令你率领74军全军开往岷山,一个不留,小鬼子一个上万人的旅团,你少拿一个团、两个团的来糊弄事。
丢他老母的,听着,俞大军长,你要再敢耽误事情,使金官桥一线的几个军的部队撤不下来,老子就拿你军法从事了”
俞济时中将到底怂了,有些害怕:
过去,俞济时仗着自己是老蒋的浙江同乡,又给最高领袖做过几天侍卫长,深得老蒋的重用宠信。因而对于自己那个年轻的上司的命令不以为然,软磨硬抗。
但看今天的情形,74军若果增援不利,使金官桥一线的中国守军的这几个主力军撤不下来,被小鬼子重兵包围吃掉了,不仅是损失一些人马那么简单,整个中国守军的南浔线战事也将宣告彻底失利:
小鬼子沿江西进的侧翼再无威胁,武汉大门轰然洞开。那时就是老蒋也是无论如何不会绕过他这个罪魁祸首的。别想混个周大少团长那样子的死刑缓上五十年的闹剧,薛岳这个广东佬当场就敢把他在阵前毙了
俞济时中将只能在心里把薛岳上将的祖宗八代问候了一道,便亲自率领74军全军急忙赶赴岷山一线。
说起这个第74军,那战斗力还是在中**队中数得上的。真是上了劲,疯狂进攻的吉住良辅中将的第九师团的进攻势头终于被74军挡住了。
金官桥一线的中国守军的几个军安然全部撤了下来。虽然失去了坚守了十余天的防御阵地,但是部队并无大的损失。
南浔线薛岳等一般指挥部将领们现在已经理解了周大少团长常说的:“存人失地,失地可复;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浅显道理,不再过分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作战思想灵活了许多。
薛岳上将则是大松了一口气,马上开始着手在新的阵地上布防:第一、第二兵团开始在乌石门至庐山西麓一线布置新的防御阵地。
说起这新的防御阵地,正是采用了周大少团长所研究出来的专门针对冈村宁次中将那个“八”字形进攻部署的,形式上像是一个反“八”字形。
周大少团长说你个冈村宁次老鬼子不是弄个八字进攻阵型嘛,老子反其道而行之,专门收拾你个老鬼子。他娃对薛岳等南浔线的中国将领们说道:
“这种反‘八’字阵型,形如张网捕鼠,又似飞剪裁物。
小鬼子若犯右,则左、中应;犯左,则中、右应;犯中,则左、右应。始终保持我对敌之数面夹击态势,不怕小鬼子来,就怕小鬼子不来……”
参与研究的薛岳上将等当时就啧啧称赞,连连说好:这比之前中**队的防御阵地多是一线平推的防御部署那真是强太多了。至少,这种防御阵型,保持了周大少团长一贯强调的主动式防御作战的精神。
至于后来,薛岳上将经此南浔线战事,更是把这种周大少团长发明的反“八”字阵型发扬光大了:依据此创造性防御阵地,薛岳上将在其后的三次长沙大战中取得不错的战绩。说起来,这一切都是源于周大少团长整得这捕耗儿阵(捕鼠阵)。当然这是后话,这里就不多提了。
周大少团长到哪里去了呢?他娃哪怕现在南浔线战事再紧,也得回去了。匆匆忙忙赶回武汉的周大少团长,并没有在武汉稍作停留。随即乘坐自己的枭龙一翅膀飞回了重庆城。
对于他来说,1938年的八月一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后来在抗御小鬼子长达近六年的对于陪都重庆的战略大轰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重庆人民防空团”在这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正式成立了
这也是半年以后,自川军独立旅以后的周大少团长重新拥有的一支私人武装,在这个乱世,有枪就是草头王,他娃又成了重庆城数得上的小军阀啦。
(O(∩_∩)O谢谢各位书友大大支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