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最漫长的五年 > 323章 如今风雨西楼夜 不听离曲也泪垂(上)

323章 如今风雨西楼夜 不听离曲也泪垂(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心怒 修真者在异世 天医星宗 异界之华山弟子 薄情王爷下堂妻 巫道轮回 重生之步步仙路 御集团:误惹花心大少 倾宸 重生狼孩难养

3章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离曲也泪垂(上)

随着“七.七卢沟桥事变”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爆发,时近一年,侵华日军达三十余个师团,加上海军、空军,人数总计达一百二十万余人,占据了中国半壁河山,战争不仅没有丝毫停息下来的样子,而且日益扩大化。

这也迫使起初处于中立地位的德国不得不在德国这两个远东的贸易伙伴之间做一个选择,德国元首希特勒的天平上的砝码自然倾向了小日本。

我们知道,小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以后,由于大力普及教育和学习西方列强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又通过对外的侵略战争和扩张劫掠了大批的财富(受害者除了高丽棒子,就只有中国了可以这么说,正是踏着中国小日本一跃而成远东强国),现代工业体系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并趋于完备。基本上成功转型为一个现代工业化国家。

同时,由于小日本的侵略扩张政策的需要,其军事力量也很强大。德国与之结盟,也可以作为也执行这一政策的德国的得力帮手。

而中国,辛亥**结束满清统治以后,就没有几年消停过,全在打内战。这样严重的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痛失了一战后飞速发展的十年良机,工业的发展相当缓慢落后。

不要提现代工业体系了,就是一些重要的工业基础产业,即第一产业,如钢铁业等都是不值一提:钢年产量只有十余万吨左右,其实历史上是年产钢二万余吨,现在有了周大少团长的重庆松藻煤电钢铁联合体,这一惨不忍睹的状况还稍微有所改善了。

虽然比起原先产量提高了五倍之多,可是由于中国基础太差,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比起世界上像美、英、德、日等这些钢铁大国动辄年产量达千万吨、数千万吨,大家就知道这区区十万余吨只能是九牛一毛罢了。

要知道,行动战争其实质就是打钢铁嘛造枪炮要钢铁,造飞机坦克军舰要钢铁,就是工业生产的基础设备像大型机床等更是离不开钢铁。

没有钢铁工业,也就没有现代工业,更谈不上军事工业。这也是为什么中**队人数最多,军事力量却软弱不堪的内因所在(平均下来,每一名中**人身上的钢铁摊不到十斤,而像美英德每名军人摊到几十吨,就是小日本一名小鬼子也摊到近十吨。大家也就可以算一算,当时中国跟小日本的差距有多大:十斤比十吨)

而且还没有一支统一强大的国防军,除了老蒋的中央军,地方军阀势力比较有影响的就有七、八个,还有一直没有平息的**势力。中国的军事力量整个就是处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局面,时不时还内耗不已。

也就是说白了,如果德国选择了中国,那就是不但不能给德国以军事上的支援和策应,反而可能还要拖累德国来“救济”中国这位又大又弱的穷朋友。喊你选择,你会跟到希特勒毫不犹豫做同样的选择的。

国际政治分分合合的关系其实就是国家间利益的协调和互利。德国元首希特勒毅然选择了与小日本结盟,一脚踢开了中国这个可怜的穷朋友。总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啥:

1937年8月27日,中苏正式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人秘密卖给了老蒋包括飞机、大炮、和枪支等在内的大批军火,总计价值一亿美元(合现在上百亿美元购买力)的武器装备。

虽然斯大胡子一点也不客气,对于贫穷的中国人是分文不让,照收美元不误。但那毕竟是军火,是用于打仗的东西。在当时世界各国都处于所谓的“中立”而不卖给中国武器装备的情形之下,这也算是不错的了。

德国元首希特勒却正好借此理由果断地断绝了与中国已经长达十年的军事联系,先是断绝与中国武器装备的交易,原先预备以德军轻型步兵装备武装中**队的六十个师,即德械化师,至这时,只完成了近十个师的换装和整训。又在武汉大会战的即将开打的关键时刻,希特勒下令撤走所有的德**事顾问团成员。

德国与中国的军事联系已经十年,最早要说到1928年,德国就派出了不少有名的退休的德军将领担任了老蒋的军事顾问一职。其中甚至包括人称“德国国防军之父”的汉斯.冯.塞克特将军,当时他已是七十多岁的年纪了。

随着德**事顾问的来到,德**事装备和德式军事训练也随之而来。而与之相关的军火、重工业、生产设备等一大批德国商人也纷纷与中国展开了紧密的经贸联系。

老蒋这个人,是比较推崇德国的工业化、军事化和中央化的(法西斯化),更是对希特勒的领袖崇拜和专政**情有独钟:

梦想着中国也能有一支具有“德意志精神”的强大的军队。对内维系统治,对外保卫国家。所以这十年间,前后接受了德国派出的135名德**事顾问,在这些德**事顾问的帮助下训练中**队,采购德式装备,甚至出谋划策。实际上,从1932年起,中国依靠着德国的军事援助,军事上已经开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1934年,已近八十岁的冯.塞克特将军即将离华时又推荐了他的学生,也已经退休的德国陆军上将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将军担任了国民政府的德**事顾问团总顾问。

而同年在江西庐山,中德也正式签署了著名的《合步楼协议》:中国通过德商合步楼公司(HAPRO),即工业产品商贸公司的德文缩写简称。

用中国宝贵的稀有金属钨、锑、铪(读哈)等战略资源物资(现在中国大卖这些称为稀土矿的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跟当时情形差不离,其后果可能是我们搬起石头要砸后代人的脚,危害性非常严重。好歹现在国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有所作为了。美欧日等从贱买到明抢,就能说明一切问题。对于这些一两百年工业化历史的国家来说,我们几十年的工业化路程太短暂了,吃了不少的哑巴亏就说钨心穿甲弹吧,穿甲能力是一般穿甲弹的几倍,你说有多么重要)向德国换取工业品和军火。所以,实质上所说的德国的军事援助,更确切一点说应该是军事**交易罢了。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和德国国防部还向中国提供了一亿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并协助中国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全是中国稀土矿资源丰富的地方)地区建造了矿产、燃料、机械、重化工等17个重工业产业。国民政府兵工署理化研究所甚至在德国法本化学公司的协助下秘密建立了一个芥子气化工厂。

芥子气,大家可能知道,一战就开始使用的一种糜烂性化学武器毒气,可惜生产出来了,老蒋没敢在战场上使用,怕遭小鬼子报复。其实小鬼子他**的在中国战场上经常使用化学毒气战早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了

这些年纪普遍五、六十岁的德**事顾问将军们,倒也不是全部是到中国来养老的,按现在的话没有来打酱油。德国人的职业素质非常值得称道。

举个例子说吧,德**事顾问团总顾问法肯豪森将军34年来到中国,担任了国民政府军事顾问团团长一职,一来就针对老蒋先前对于中央苏区前四次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给老蒋出谋划策,采取了步步围堵、严密封锁,断绝苏区跟外界的联系,步步为营实施堡垒战等对策。那是把中央苏区扼得连气都喘不上来。

偏偏,背时戳戳的这个时候,**又十分迷信共产国际派来的也恰好是啥子军事顾问的一个叫李德的德国人(一战时被俄军俘虏后投诚的一个原德国士兵,苏联以后,不知道这个一战的俘虏怎么竟然成了共产国际派来中国指导**的军事顾问,本来无权过问**事务,幼稚期的**竟然拱手把大权交与此人,差点把咱中国**给毁啦)的瞎指挥,中央苏区很快就陷入了被动,最终红军不得不进行了一次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别以为是**自己愿意哈?)。

说句良心话,如果不是张少帅、杨大帅两个麻起胆子在西安发动了针对最高领袖的兵谏,**处境相当的危险,说不好硬是要被老蒋撵到苏联也是说不定的。

1935年,法肯豪森就提出中国目前最直接最迫切的威胁就是小日本,就小日本侵略扩张政策而言,必将走上侵华道路,为此法肯豪森就有关小日本侵华战略构想等方面专门给老蒋写了一份前瞻性很强的报告,那是相当有水平的:

基本上把小日本后来的对中国战略进攻及可能采取的方式等说得**不离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