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最漫长的五年 > 251章 一腔热血洒广德

251章 一腔热血洒广德(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心怒 修真者在异世 天医星宗 异界之华山弟子 薄情王爷下堂妻 巫道轮回 重生之步步仙路 御集团:误惹花心大少 倾宸 重生狼孩难养

12月2日,就在重庆市工商界慰问团的林汤圆等人经过一夜的拉风(其实是漏风,虽然之前周大少团长喊技术人员用些木楔子把那些弹洞塞上了,但还没把坦克开出去多久,就遭全部震掉了,于是成了全空调装甲战车,可是把众位老板子吹冻得够呛、震得散了架、吵得失了聪……各位老板子竟然还坚持到了芜湖港,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林大小姐见到被众人一一搀扶下来的老板们,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扶着老汉林汤圆的时候,林汤圆苦笑着摇头叹息周晓舟这个小鬼头太坏了)的战车长途跋涉,顺利地在芜湖港登上了民生轮船公司的客货混装船,逆流西航重庆的时候。在跑得空荡荡的南京城等得皮搭嘴歪(川渝方言有些气急败坏的意思)的最高领袖终于是把日思夜想的德国大使陶德曼等来了。

这个“和平”使者给最高领袖带来了日本人的和平橄榄枝,但却是一根满带刺的橄榄枝。

陶德曼一番开场白,倒颇为打动最高领袖,

“中日两国友好源远流长,又是同文同种(陶德曼到知道一些野史哈),理应是兄弟手足,不该干戈相向。

现在发生的这种流血冲突(?睁着眼睛说瞎话,都是举国之战了),受害的是中国和日本,而高兴的是英美和苏俄。

英美是希望中日两国最好打得两败俱伤,那就都好好地做他们的殖民地了。苏俄更是希望如此,不但可以继续在远东蚕食中国,乘机还可以推行赤化政策。他们都在一旁坐山观虎斗。我想贵国和最高领袖是很明白这一点的,所以和平共处,解决彼此间的冲突是中日双方共同的要求……”

“是的”陶德曼的一席话说到了老蒋的心坎上。

“所以,对于中日两国来说,真正的利国利民之道,莫过于及早停止流血冲突。长期的战乱是有百害无一利的(对中国而言,对于军国主义的小日本则不然,自从九一八以后,小日本不但摆脱了三十年代的席卷世界的大萧条,相反还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高速发展。在即将结束的全面侵华战争的1937年度,更是创下了20以上的令人乍舌的发展速度,随后几年亦如是。战争使远东的一个弹丸小国赫然发展成了首屈一指的军事经济大国,在全球也排到了前几名。否则也不会有后来的小日本以一国挑战美苏中的疯狂之举)。”

“对、对我们一直希望停战言和。”老蒋听陶德曼这个口气,日本人也有停下来的意思,看来这下求和有门了原来颇为精明的日本人也不愿意举国陷入与中国的战争,跟中国拼个你死我活的啥。

陶德曼扯完闲篇,打开文件包,拿出了文件,

“这些就是东京方面的和平意见。我们伟大的元首认为还是可行的,请委员长考虑。

第一,中华民国承认满洲国和内蒙古的独立;

第二,扩大《何梅协定》,整个华北都要成为中**队不驻兵的区域,允许华北自治运动;

第三,扩大《淞沪协定》的非武装区,至苏州--嘉兴一线;(自然日本驻军不算)……

娘希匹小日本开出的停战条件还没有等陶德曼念完,老蒋的脸色就僵了:日本人的胃口太大了

最高领袖总算是耐着性子听完了这六条,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简直跟当年的“21条”差不了多少了。老蒋也怕了,还是先找些人商量商量再说吧。

找来还留在南京的张群、陈立夫(cc系),宋子文、孔祥熙(夫人派),白崇禧、徐永昌、唐生智等人,甚至给远在山西吕梁山打游击的阎锡山也发电询问。

张群和陈立夫等同意日本人的这个条件。宋子文和孔祥熙则说要好生商议以后再说。阎锡山山里打来电报说“夹着尾巴做人也还是人啥,总比死了的好”,这意思是表示同意接受这个屈辱的停战条件了。

徐永昌等一些老江湖油条擅于看老蒋眼色行事,看透了最高领袖不惜背负卖国骂名答应屈辱条件乞和的急迫心情,也纷纷同意。

军事人员方面,顾祝同本身就是一个全国尽人皆知的亲日派(小日本45年无条件投降时,作为中**队受降的总司令,顾祝同竟然在接过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递交的投降书的时候,向中**民的死敌鞠躬致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一副活脱脱的日本人的走狗嘴脸,啊呸),马上连说条件可以完全答应下来,毕竟和平对中国更有利。

问到白崇禧,广西人毫不含糊,

“这个条件,我们之前为什么打仗,要大动干戈?”

把老蒋处了一鼻子灰,好不尴尬。

唐生智这个湖南莽子答得更加干脆,直接是把老蒋抵到墙壁上了,

“这就是个卖国的条件。中国抗战至此,只有打出来的和平,绝没有退让卖国谈下来的和平”

引得所有人侧目,唐生智这个北伐老将,这是当着和尚骂秃子,直接把最高领袖比成了卖国贼了,恨得老蒋直用眼神刮这个宿怨。

就在老蒋一心希望答应这些屈辱的卖国条件以乞求一纸和平,而又不愿意独自承担卖国者的骂名总想找几个人替他分担的时候。12月2日,松井石根大将率领的日军华中方面军二十余万人马离南京城越来越近了:

北路,锡澄线全线中国守军被击溃(胡宗南第17军团)只剩下一个的江阴要塞终于失陷,该路日军直逼镇江;

中路的日军攻占无锡后,已经兵临常州城下,直逼金坛;

只有南路的日军被川军第集团军死死抵在了长兴、泗安、广德三角地区(这才让锡澄线退下来的中国守军顺利撤往了广德以西的安徽的山区,就是黄山地区),特别是南路日军的主力在长兴、宜兴一线,在12月2日之前的一周之内,付出了五六千人的死伤,竟然只前进了不到五里

川军范哈儿师长的第181师、吴成德的第179师及协防长兴、宜兴的川军独立第13旅田兴武部,几乎弹尽粮绝,两师一旅近二万三千余人,打得只剩下不到八千人马,只有一个师的人数了。

长兴一线2日终于被日军突破,局势空前恶化,随即该路日军直逼溧阳、溧水,接近南京城外围防线。

泗安防御的川军杨国桢的第147师、陈鸣谦的第148师,苦守泗安至12月2日,随着左翼的长兴一线的失守,亦被日军全线突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