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最漫长的五年 > 213章 土家族风语者

213章 土家族风语者(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心怒 修真者在异世 天医星宗 异界之华山弟子 薄情王爷下堂妻 巫道轮回 重生之步步仙路 御集团:误惹花心大少 倾宸 重生狼孩难养

潜行在恒山山脉的茫茫群山之间山路中的周大少团长的队伍,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着。(手机访问:.)周大少团长却并没有被这崇山峻岭遮挡住耳聪目明,对外界的事情清楚得很。不说他那山鹰突击队前后左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警戒侦察,对于更大范围内的事情的了解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那支土家族“风语者”电讯班。

这说起来话就长了。周大少团长为了怕敌人(不仅是现在的小鬼子哈)通过电讯监听到自己的有关情报,一直在琢磨一种简单有效保密的方法。一年多前,偶尔在重庆街头救助了一个饿得偏偏倒到的来自重庆边远山区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的土家族小伙子。这个少数民族小年轻以为懂汉话,就想到大重庆来讨个好生活,家乡的高寒山区确实生活太艰难了。没有想到自身一无所长,只好当棒棒,也被山城棒棒军排挤。弄得有一顿没一顿,十分潦倒。周大少团长了解了这些,非常同情他,又知道这个叫江不错的土家族小伙子汉话讲得不错,土家语是他的母语,那就不用提了。当时脑海中就闪现出前世看过的一部美片《风语者》,大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可算是找到了一个简单有效的保密通讯的方法了。

于是欣喜若狂的江不错加入了周大少团长的队伍,端上了金饭碗。江不错直接把周大少团长当成了再生的父母,这走出去几十里就听不懂的土家山话,周大少团长当成了宝,江不错想破了脑袋瓜子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一个信念,周大少团长就是世界上的对他最好的人!江不错听周大少团长的话,又喊来了家乡二十几个懂汉话的土家族乡亲。周大少团长一火色给弄了个话务班开始培训,取名“风语者”(代号),直属自己的军情处。是周大少团长手中一张神秘的底牌,知道的人并不太多。

这回周大少团长秘密潜行,需要随时掌握外界的情况。行前,与军情处倪副处长商量好:在阎老西的太原三晋广播电台(借口是做广告,每次十分钟,一天早中晚三次)上,每天定时由江不错等“风语者”用土家山话通报有关的最新由军情处四处寻摸来的情报。届时,周大少团长只需要定时打开收音机,由自己身边的土家族“风语者”话务班的弟兄接收,再翻译成汉话抄录下来,就可以了解最新的态势等情报。那是既简单又有效,而且说句实在话,保密程度估计得超过五个A(最高等级)。因为这土家山话,就是隔了几座山的另一个土家村落,都不见得能够全听懂,何况外人。江不错这二十几个人全是一个土家村落的,那土家山话世界上也只有他们村落里的人自己能够全听懂,外人如听鸟语,没一句能弄懂的。

李航瑞政委饶有兴致地在接收情报的收音机旁听了几回后,简直被这种能够曲里拐弯(李政委语)的土家山话弄得脑壳都大了!别说听懂一句两句的,就是能够听顺溜了都不容易,很多发音都不知道怎么能够发出这个音来。李政委等众哥子弟兄们对于周大少团长此招只有一个服字了得。大爷的,这小人精太鬼了,就这套简简单单的情报交流方法,难倒天下破译者!

周大少团长颇有些自得地拿着翻译成汉语的情况通报说:

“政委,唐团长,你们看,阎老西放弃两关防御后果然想利用忻口的有利地形,调整部署,想打一个忻口会战!”

忻口,位于山西崞(读g县与忻县之间,北距宽达半里的云中河只有四、五十米远。贯穿山西南北的同蒲铁路和公路由忻口前面通过。两边都是丘陵地带,整个地形十分利于防御,要从北进占太原,忻口是必经之路。

周大少团长所谓的忻口的有利地形,是指这个地方十分特别:五台山自东而西,云中山自西而东,两座山在忻口北部呈夹峙之势;滹沱河自北向南,云中河自西向东,又在忻口北部汇合,从两山之间穿过。在河谷的中间,偏又有一个数百米高的土山。于是天然形成了一个三山夹两口的特殊地形。三山,就是五台山,云中山,和那个河谷中的小土山;两口就是土山东西两侧的水道。形成了一种正面狭小的,宛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

再说,从南向北看,这小口呈倒八字型,敌人两翼包抄都很难,是一个组织多层口袋防御的理想战场。因为在两口外的运动中的敌人,总是处于三面受敌的状况,无法避开来自横向、纵向、斜向的攻击火力。在日本士官学校呆过几年的阎老西早就把主意打在了这里。再说除此也没有别的险要之处再能挡住南下的日军了。

“忻口的历史可长了,名字都是汉高祖刘邦取得。公元前二百多年,刘邦去打人家匈奴人,没想到倒被围在了平城。后来使用了美人计(就是萧何花重金买通匈奴王后吹了枕头风)才脱困。来到忻口,见此地形险峻,呈三山夹河之势,纵有匈奴骑兵于此也无多大威胁。刘邦与手下大军才放下心来,大为欣喜。古欣与忻通用,就在这个地方筑垒设防,名曰忻口。”周大少团长扯了几句闲篇,言归正传:

“诸位,阎老西昨天在太原绥靖公署召开了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黄劭(最高领袖派来的中央大员,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周恩来、卫立煌(中央军入晋参战的第14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等数十人。阎锡山主持了会议,主题就是部署利用忻口有利地形和新上的各路援军与南下的日军在忻口进行一场大会战!”

听到这里,李政委等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这军情处的眼线不用说,也参加了这次重要的军事会议。

“具体部署是:忻口的正面战场由卫立煌任前敌总指挥,指挥部设置在忻县城内。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兼第35军军长的傅作义作为预备军总指挥,指挥部设在金山铺。

忻口防御阵地的右翼地区,左起龙王堂,西至滹沱河,其间的南郭下,东、西荣华,东、西南贾为主战场。右翼地区由第15军的刘茂恩为总指挥,指挥十个团,指挥部设在受禄村。

中央地区,东起界河、铺西至新练家庄,其间云中河南北的下王庄、弓家庄、旧河北、界河铺、关子村、南怀化等村落为主战场。由卫立煌担任中央兵团总指挥,以其第九军军长赫梦龄为前敌总指挥,第61军军长陈长捷为副总指挥。具体兵力为第9军12个团,第13军一个团,第19军9个团,第38军5个团,第35军8个团,第37军2个团,第61军8个团,共计45个团。总指挥部设在忻口西北沟口的第九号窑洞内。

左翼地区,东起新练家庄,西至南峪,其间大白水、朦腾、南峪、卫村为主战场。以第14军军长李默庵为总指挥,下辖第14军的19个团(内含94师4个团),第33军3个团,第34军7个团,共计30个团,指挥部设在沙洼村。

总预备队为高桂兹的第17军,第34军的200旅,共计五个团,另外还有十个炮兵团。共计忻口正面战场,中**队共投入约100个团,十数万人。敌后游击战场,由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指挥,以贺龙的120师,**的115师,刘伯承的129师于敌后牵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