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欲把花中翘楚 换得人间龙凤(1/2)
周家欣离开山西运城的时候,留下了申参谋、刘参谋俩人在运城藉陈老兵的暗地协助下,欲在当地拉起一支“山川抗战独立大队”,可是周大少随行的队伍不仅没有减少,偏又膨胀成了三十余人,啷个搞起的还越走越多了。(手机访问:.)
这些新加入的人可谓是来自五湖四海,原来都是一些感召山西阎老西竖起的“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抗战救亡大旗而来的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1937年初的山西,在这时已俨然成为了全国的抗日前哨,是闹热得很啰!
周大少可是眼红得紧:人才啊,人才。当时中国最有朝气,最有思想,拥有不错的文化基础的年轻人,大多数是大中学生。这些人后来基本上大部分加入了牺盟会,最终成了**争夺天下的强大力量。这真是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阎老西想玩个楚才晋用,用到是用了,作了别人的嫁衣裳。老子也来个好风凭借力,送我些人才。
想要忽悠人,拉起队伍。整起防空团以后的周大少自称第二,别人不敢称第一。等到他把拉人这一计划给林雪儿、兰兰妹妹等人一讲,众人是相视一笑,真是周大忽悠啊!
这一支周家欣的随从队伍摇身一变,成立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西南服务团”。周大少当然也学阎老西,不妨再多当个团长个嘛。林大小姐成了服务团后勤部长,兰兰妹妹当仁不让任服务团宣传部长,其余随从一一封官,转眼间就成了一组织严密、纲领明确(不是其它就是拉人)的抗日救亡爱国团体。绝的是,挂出的牌子,后面的西南服务团几个字不但处于嘎子窝(川渝方言极偏远的地方的意思),而且字还极小,剩下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大金字倒是醒目得很,就是眼神再好,不留神注意的话,也直接就把这支“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西南服务团”同正儿八经的太原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划一等号了。
竖起招贤榜,就有上门人。周大少这山西牺盟会的金字招牌一打出来,路过运城的各地人才纷纷登门,是啥,本来路过运城就是到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现在这在运城就有哈,真是太好了!
人一进门,就被一片热火朝天的场面吸引住了。周家欣在这里采用了一对一的接待方式,新颖独特不说,还给人一种你是十分受我们重视的人才的良好感觉。再说周大少手下这些人,都参与过周家欣指挥的同重庆王家沱日租界小鬼子的精彩的斗争,那吹起龙门阵,摆起收拾小鬼子的故事更是精彩纷呈。说的人兴致勃勃,听的人也是如临其境,时而悲愤、时而紧张、时而欢笑、时而兴奋:这才是痛痛快快收拾小鬼子嘛,咱们当地的万马齐喑的抗日救亡运动比起这些来说,简直相形见绌太多了!
共同的情感交汇,共同的话语相谈,一致的抗日救国的好思想,把凡是进了周大少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西南服务团的大门的人几乎都粘住了,别说走了,喊离开都竟有些舍不得了。再经闻名全国的大人民艺术家兰兰妹妹(人家也参加了现在已是服务团的宣传部长了)的卖力鼓动,后勤部长林大小姐也是十分热情,大方款待。说句实在话,这也是因为在运城的时间太短了,两天也才拉了二十余人,但是只要进了门的就没有不愿意留下,如果给周大少时间,他保证拉起一支数百人的队伍一丁点问题莫得。
周大少看到踊跃参加牺牲救国同盟会的,当然是自己这支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西南服务团的二十余年青人,嘴巴都笑裂了,好,好啊!这回去一路上都照此干吧。老子的这支回家的队伍,是宣传队,是收割机,是……
所以说,后来当周大少率领二百来人的,整一个加强连的队伍,浩浩荡荡赶回重庆过春节的时候。重庆知道周大少的所有人那是一挑大拇哥:“咱们团长果然是最大最强的兵贩子头!”林汤圆则是又爱又怕,爱得是周家欣拉得这批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怕得是周大少这忽悠人的本事真是暴涨啊!自己的幺女雪儿可不要遭那娃迷得五迷三道的,连个人老汉到时都认不到了哈。
从晋、豫交界的平陆过了黄河,周大少一行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西南服务团的三十余人来到了千年古都的洛阳。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横跨黄河中游的两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人口在当时也已有几十万,是一个很大的城市了。洛阳历史悠久,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是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文明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洛阳在中原大地的地位举足轻重(当时郑州是比不上的),它也是控制陇海铁路的关键要冲。
别的不用多提,对于超级好吃狗的周大少来说,到了洛阳,这闻名天下的洛阳水席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名义嘛,为了慰劳辛苦的老同志,为了热烈欢迎新战友加入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西南服务团,周大少在洛阳龙门饭店摆上了洛阳水席。
这洛阳水席,其实说白了就是流水宴席。洛阳水席酸辣味殊,清爽合口,共有24件组成,先上八个冷盘(四荤四素),然后十六道热菜,四个压桌菜。其它的十二菜,每三道味道相近的为一组,每组各有一道大菜领头,吃一道上一道,如行云流水,故人们称为水席。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几个人,还真不好点这洛阳水席。这周大少的队伍三十余人,正好。众人包括周大少自己都是第一次见识品尝这闻名天下的饕餮大餐,以后可有的吹了。
吃完大餐不忘上班。接下来,按周大少、兰兰妹妹的安排,在洛阳中学搭起宣传台子,给东都人民带来精彩新颖的文艺演出,当然主要是在这人杰地灵的千年古都也找些人才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西南服务团。
除了洛阳水席,洛阳牡丹之乡的美名也闻名遐迩。得找一首歌,周大少仿佛依稀记得有首歌专唱牡丹的,哼哼唧唧出来,非常受兰兰妹妹、林雪儿等人的喜爱。没想到,《牡丹之歌》随着在洛阳中学一唱出来,迅速风靡东都,成为了洛阳人最喜爱、最爱哼的歌曲。这周大少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西南服务团也是声名鹊起,一时间成为了洛阳人们热议的对象。众多的大中学生蜂拥而至,周大少喜笑颜开,一首记得记不太真切的《牡丹之歌》最后竟换来了七、八十个洛阳有志青年,太值了。那一顿食之余味的洛阳水席,再整一回哈,欢迎洛阳的新加入的同志啥!
自己的队伍大发展。心情愉悦的周大少在临离开东都时,与俩个女娃子和几个亲随兴致勃勃要游览一下龙门石窟和中国第一古寺洛阳白马寺。
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六公里处,始凿于中国南北朝时北魏的那个著名的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而经五代十国的东魏、北齐,后来的隋、唐,北宋诸朝,延绵400余年雕凿不绝,形成了南北长达一公里多,现有窟龛二千余个,题记和碑刻3600多件,佛塔几十座,造像十余万尊的宏大工程。洛阳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石窟。
别看只有一公里多,这一通游历下来,花了半天时间。有些饿了,周大少就在回城的关林(埋葬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关云长首级的地方,是一处宫殿式建筑物,古柏成森,隆冢丰碑,气势巍巍)附近一个小食摊上,周大少喊大家尝尝胡辣汤。这个时候,胡辣汤还不像后世遍布大街小巷,主要还是位于老城南关林附近的特色美食。
胡辣汤是洛阳一道别具地方风味的小吃,已有百年历史,精烹细作,味道鲜美。主料有精粉面、粉条子、肥猪肉,配以花生仁、芋头、山药、金针菇、木耳、葱花、姜末、蒜片、面筋泡等,非常好吃,有机会到洛阳,大家可以尝尝看。
周大少很是欣赏这道胡辣汤,它充分体现了黄河流域中华文明发源地的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丰富多彩,此时又面对柏林森森,想到离开家乡久了,心中有所触动,不觉吟道:
“关林魂梦长,蜀乡音信茫,两地可怜远,难得一相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