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一样的温柔一样的爱(2/2)
原来“打劫”我们周大少和林雪儿却机缘巧合化敌为友后,那群东北人答应不再当棒老二了,到周大少和林汤圆这里来做商团护卫。于是以汤立勇和蔡学武为首的那群东北流亡军人,在安置好一切以后,一共27人来到了重庆,找到了那个“酒肉”朋友周大少。
看着穿的七颜八色,也还有点精神头的站在面前的二十几条东北汉子,周家欣感激的拱拱手:
“别的不多说了。我在这里代表万佳商贸的林霄林恩波董事长和其他同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这群还有中国人的血性,还有东北汉子良心的爷们相信我,相信林董事长。欢迎你们的加入,我们大家真心的热烈欢迎!”
汤立勇和蔡学武及众人都十分感动。漂泊了一年多谁信过他们,更别说欢迎了。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商团护卫,就这份理解,这份信任,咱爷们不说了,干!
汤立勇和蔡学武别的不敢说。这十几年的行伍生涯,那军事素质自己不用多说。对周家欣口中的什么特种突击小分队不以为然,认为对自己是小菜一碟。
好嘛,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周家欣正想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休息了几天。找了个好天气(太阳不大)不服气的东北众人来到了上新街前驱路的训练基地。
等周家欣率领数十人换好衣服一露相,东北高粱花皆大眼瞪小眼:头戴一顶半掾式软帽(船型贝雷帽);一身紧身的浑身上下大口袋套小口袋,塞满了各式小玩意,鼓鼓囊囊的花斑告花儿服(迷彩服);脚蹬一双牛皮战靴;更吸引人的是背上还背着一个硕大的大背包(野战背包)。
这一套行头就是我们周大少亲自设计,定型并找人生产的全套野战作训装备。至于那所配的武器当然是周家欣委托林汤圆派人在上海秘密购买的走私德式军械。
强行军去南山老厂(这时还没有工厂没地名只好用后世的名字)一带的打枪坝,这是一条山谷中的狭长形平坝子,荒芜不堪,多野兽走禽,经常有打猎的枪声,故被人称为打枪坝。再比一下射击。
汤立勇和蔡学武商议了一下,同意了。周家欣选了五个自己的袍哥弟兄。比试就开始吧!
急行军沿黄桷古道直插黄桷垭镇,再横行至老厂打枪坝全长十余公里。
众人收拾好一起出发。刚开始,那五个周家欣已秘密训练了几个月的精干袍哥哥子弟兄也不含糊,一起步就是三档!爬坡上坎窜得飞快。
十几分钟后,汤立勇,蔡学武们抬头一看,我靠!半山腰茂密的黄桷树丛中只露出了几个晃动的身影。陪在东北人身边带路的周家欣(他娃可跑不赢那几个就借口带路落在后面),看见东北人目瞪口呆的样子。不禁笑道:
“你们还在山脚下不远。我这几个哥子弟兄,从上新街前驱路的训练基地出发到山上黄桷垭镇路口,只需要二十几分钟。看你们吧,一个半小时到还算你们凶!”
到了,终于到了!
不过东北高粱花到老厂打枪坝的时候,已是临近中午了。五个袍哥兄弟早已吃了午饭。等周家欣和东北高粱花等烦了。抽空打了两只野兔,正架火烤的喷香流油。
周大少还好。毕竟是重庆人,爬坡上坎惯了,不是太累。是一路上拉东拉西,拽南牵北,被东北人拖疲了点。但腰不酸腿不疼。
此时一望到烤野兔金黄黄的样子,闻到直冲鼻子的香味,也不再管那群东倒西歪,眼也花了,腰也驼了,腿也酸了,仿佛再爬几步坡,就要四脚朝地的东北高粱花了。几大步奔到烤兔子前掏出多用途刀具就开始下手。
“妈妈咪的哦,格老子的,半天就啃了两块干饼子,饿死老子了!”
嚼得满嘴流油的周大少吃了一歇,想起东北高粱花了:
“来,来来,烤野兔,香求得很,尝一尝!”
众东北人口吐白花花,累的半死:
“你喊我们尝野兔,就是吃玉兔,大爷躺到都不得动。可是累死爷爷我了!”
(拜求书友大大推荐,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