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逸兴横飞(1/2)
第四百一十五章逸兴横飞
“有了“香瘴气”,新东西就有了古代的气味。有了气味,还要穿一身土衣服。”王学毫不停留,继续深入浅出,沈为既然让陈勇把他带了过来,那面前的王侯肯定就是能什么都说的主儿,不怕说多了让人误会。
“一般来说唐三彩都是从墓地挖出来的。墓地里的土本身有不同,经过千年,土在墓里器物上的累积是一层一层。特别是那种经过几年大旱,几年大涝的老物,形成的土层都不一样。”王侯这方面的知识也不少,能够和王学进行交流。“不过这虽然不是人力所能模拟,但还是有缝可钻,比如隔断时间作高仿的人自己用水灌一灌。”王侯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起来。
“除了层次,土里面还要有草根。真正出土文物的草根其实是树很小的根须,根非常坚韧。现代埋在土里长出的草根纤细易断。”王学微笑着道,这个细节继续让王侯折服,这是他完全不知道的东西。
没让王侯表示佩服之情,王学继续道:“到了这一步,从形态上说已经非常接近。但器型太过完整,难免引人怀疑。为了配合墓里出土,多有残损,有人会敲下马的一条腿重新沾上,显得有破损痕迹。或者把人俑的发髻抠下几处表层,显得斑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马腿或其他一小部分是真的,其他的东西都是修复上去的。另外刚从土中挖出来的东西,为了避免土干得过快,会被封上保鲜膜。有的则用塑料袋包起来,形成生坑的效果。”在文物的行话里,生坑是出土后没有被人看过的文物。
“有些人就喜欢生坑。”王侯点头道,王学说的都是行话,他一听就知道这一趟肯定没有白来,沈为的圈子里果然藏着文物鉴定的高手。
“一件高仿品完成之后,作的好的人是不屑于让三彩马和人俑沾太多土的。”王学看着桌子上的几件物事似有所指的道。
“土多是遮丑,做不好才遮。”王侯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真诚。
“但对于高仿品来说,基本的作旧是必须的。作旧了才好卖。”沈为言之有物的道。
“真正的高仿品,从最初的程序就与低仿品区分开来了的。作高仿用的土,是高岭土就不用提了,真正舍得下功夫的,甚至专门想办法去找唐代的高岭土。”王学语不惊人不罢休。
“唐代的土?”王侯很不解的对着王学问道,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现代社会如何找得到唐代的高岭土?
“你可能不大相信这个说法,其实这不算很难,在洛阳一带找到唐代的古墓里的泥土就可以了,难的是真正的唐三彩身上具有那种古代气韵,现代始终难以仿制。”王学缓缓道,语气带着些难以捉摸的情况,不知道是唏嘘还是庆幸。
“的确如此。”王侯很认同的道。无论是胎釉造型、还是色彩风格等基本常识,所有论述唐三彩辨伪文章都会重点涉及。从目前能见到的一些高仿三彩来看,这几个方面对比老物是没有根本差别的,就连胎釉的各种化学元素和物理特征的百分比都基本一致,什么“光龄”、“釉的老化程度”等等,仿造高手照样信手拈来。所以,在高仿三彩器面前,再谈什么基本的胎釉特征、造型风格、“光龄釉龄”已毫无意义。
“但是不管怎么说,唐三彩的几个特殊点至少目前高仿者还是无法仿出或无法仿得逼真。”王学很认真的道。
王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看着王学,脸上充满了求知欲,他现在的表情如果让在上海那边跟他较熟悉的人看到,肯定都不会相信自己的眼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