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引经据典(2/2)
“兰姐,蔡姐,周姐,你们都很有福气。”苏叶眼神里藏着羡慕道,说完了轻微的叹了口气。
“你也会有这种福气的。别急,不是不到,是时候没到。”兰韵很随意的道,抬起雪白手腕,喝茶,眼睛里满蕴笑意,d-ng若观火。
“她们现在离安稳还早。”沈为给自己和赵杰定下的目标很实际,但是却不矮,要实现,还须要很长的时日。更何况蔡颖言和洛丽颜走的还是江湖道,这条路从来都是风bō险恶。
“蔡姐,问句不应该我问的,可以吗?”苏叶对着蔡颖言正s-道。
见蔡颖言微笑点头,苏叶放低声音道:“拿下何泽之后,八哥能不能往苏州那边发展?”
“你是想问那边的策略吧。”蔡颖言难得把话直接挑明。其实以苏叶所处的位置,换了别人问起这些事情,蔡颖言多半会直接把问题堵回去,说一句知道不应该问的就别问,但是她偏生就让苏叶问了,而且现在还准备回答这个问题。
只是沈为却不想有些事情说的过于直白,轻轻巧巧的把话题接了过去,对着苏叶道:“这个问题,我帮颖言跟你讲。”
“为哥,你说。”苏叶的年纪其实比沈为大,不过这声为哥却是叫的很顺口。
沈为却没有就问题答问题,而是旁征博引的道:“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小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小国。结果,鲁、梁等小国因饥荒而大lu-n,不战而亡,齐国渔翁得利,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
“八哥就是口碑不太好,往那边走的话,怕那边道上的阻力大。”苏叶听得出沈为的意思,这是让她知会谢明阳早点着手布局的做派。
“有些事情不一定就是口碑好才行的通的。”沈为笑道,“拿破仑进军巴黎,当时一家报纸在几天内所用的标题是这样的,第一天:“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陆”;第二天:“吃人的魔鬼向格腊斯前进”;第三天:“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第四天:“bō拿巴占领里昂”;第五天:“拿破仑接近枫丹白l-”;第六天:“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的忠实的巴黎”,呵呵”沈为说完笑了起来,听他说话的人都在深思。
“从怪物到陛下,一路势如破竹的拿破仓只用了六天时间,凭的只是两样东西。”沈为继续道,侃侃而谈。那股与生俱来的暗黑气质缓缓散发。
“什么?”苏叶眼睛一瞬不瞬的看着沈为,莫名神醉。
“铁和血。”沈为吐出三个字,杀伐气一闪而逝。
“明白。”苏叶觉得沈为说话的样子书卷气浓重,转脸对蔡颖言道:“蔡姐,你看为哥哪像是在江湖上走的人啊,说话都是引经据典的,开口就是古今中外的例子。”
“那是你没看到他眼睛里的匪气。”蔡颖言边说边笑,和周丽兰韵相互间碰了个眼神,几个nv人都是一付就是如此的表情。
“有为哥这样的人在你身边,蔡姐,那边应该是指日可定。”苏叶隐约mō到了蔡颖言的意图,平定洪帮一切不和谐的声音,却不曾想到安内只是蔡颖言整盘棋的其中几步而已。
“他是那种任何时候都不会出卖我们的人。”兰韵很凝重的给沈为的人品下着结论,她有说这句话的资格和底气。
蔡颖言和周丽都是自然而然的点头。
“这个我倒不否认,也不自谦。”沈为很难得的作了一回自我肯定,接着又道:“《左传?隐公四年》记载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曾经劝谏卫庄公,希望教育好庄公之子州吁。庄公死,卫桓公即位,州吁与石碏之子石厚密谋杀害桓公篡位,为确保王位坐稳,州吁派石厚去请教石碏。石碏恨儿子大逆不道,设计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碏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碏连连点头。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这就是“大义灭亲”这个成语的由来。只是其子尚食之,其谁不食?,所以我觉得大义灭亲是中国成语中最脏的一个,鼓吹这种jīng神无异于禽兽,不管大义有多么大,也决不能加害自己的亲人。”
沈为说最后一句的时候语气里有着一种不容动摇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