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章 跨海入朝 (三)(2/2)
汉城因位于汉江之北,古时也称汉阳,在在汉朝为中国的"乐làng郡",唐朝时归属唐王朝六大都护府之一的"安东都护府"管辖。在1068年,被高丽王朝升格为三小京之一的南京,从此以后,就成为朝鲜王朝的都城。
1392年朝鲜李朝建立之后,太祖李成桂建都于此,改名为汉城。世宗三年1421年又发诸道丁夫三十万筑城,到到现在的规模。整个城墙匀为石筑,周长为四十一里一百七十五步。高四十尺二寸,雉城六处,曲城一处,城廊七十五所。共设有八mén,包括四大mén和四小mén。分別是东为兴仁mén,惠化mén;南为崇礼mén,光熙mén;西为敦义mén,昭德mén;北为肃靖mén,彰义mén。另外在城外西郊曾经有迎接中国使者的“迎恩mén”。
汉城内有五部五十四坊,在全盛时期,人口达到三十万。城内的大半地区都用来建筑宫殿,除王朝的正宫景福宫之外尚有王宫十余处,这样城市的规模,虽然不能与南京běi jing相比,但也算是十分庞大的城市。
在1626年,后金第一次攻朝,主将阿敏,当时为后金的四大贝勒之一,就羡慕朝鲜宫殿城阙壮丽,一度不愿返回满洲苦寒之地。因此汉城的富丽豪华,也可见一斑。
而周少桓就打算以炸毁崇礼mén,来向朝鲜朝廷发出jing告。
虽然在崇礼mén上有朝鲜士兵把守,但他们得到严令,不得擅自开怑,而且中华军也不像是出动大军攻城的样孑,只是堆出十辆小车,放在城mén前,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因此朝鲜士兵也都不敢阻拦。结果一声巨响之后,崇礼mén被炸成了一堆废墟,连同守在城上的二百多名朝鲜士兵也葬身在爆炸中。
得知崇礼mén被毁之后,李淏赶忙率领着大臣们登上高处,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结果看见昔曰高大雄伟的城楼竟变成了一堆碎砖残石,李淏也吓得面如土sè,这想起自己在清廷做人质的时候,也曾听说过一些中华军的传言,说中华军善用火器,每逢攻城,必先以火炮轰击、火yào爆破,无论多么坚固的城墙,也无法抵挡,因此凡中华军所攻的城池,都无往而不破。
当时李淏还以为是夸大其辞,不过是清军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因为这种程度的火器,确实超出了李淏的想像,但现在看见了崇礼mén的结果,李淏这才知道,这一切原来都是真的。因此李淏也意识到了,朝鲜根本不是中华军的对手,如果中华军想要攻进汉城,根本就不废力,只有无条件投降,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虽然说李淏血气方刚,也颇有雄心壮志,但毕竟不傻,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当然不会冒然呈强,否则他早就和清廷反目了。因此苦笑了一声,又崔成皋道:“崔卿,劳你再去告诉中华军,寡人马上就出城纳降。”
李淏这一表态,原党众人立刻面lu喜sè,纷纷称贺“大王圣眀”,而洛党成员也一个个面sè不振,以金自点为核心,不时小声聚议着什么。
当然李淏也发现了洛党都在si下议论,但这时他也顾不上追问他们再议论什么,立刻返回皇宫,换了一身白衣,又叫人把自己绑上,然后带领着一干文武官员,出西城向中华军请降。
这时周少桓也己经接到了崔成皋的报告,因此也来到了西城,只见李淏带领着朝鲜的大臣们,己经出了西城,跪伏在路边等候着。
周少桓也没有下马,在马背道:“你们就是朝鲜王室君臣吗?”
李淏也知道,现在是人在低檐下,不得不低头,因此跪走了一步,道:“罪人李淏,参见天朝大将。”
周少桓点了点头,道:“你就是李淏?还就是知时务。知罪就好,进城再说吧。”
就在这时,从朝鲜的大臣中跳出来一人,指着周少桓厉声道:“我朝鲜仍是大明太祖策封王位,钦定不征之国,你等无故进犯,又对我王无礼,是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