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春闱放榜(1/2)
朱老爷子固然德高望重,此番貌似又占着道理,可是想要一下子告倒三位当朝二品以上的大员,而且其中还有皇亲国戚,这也还是颇有难度滴!
诚然,那京城四虎没一个好东西,素来恶名在外!
可毕竟,人家根基深厚啊!
即便如今虽说调戏了国公夫人,可这不是没调戏成么?下人打伤了,这好办,赔钱了事儿呗!这年月,一条人命才值几个钱?况且这还只是受伤!
于是,几位大员这么一商量,赔礼道歉赔银子,神马都可以,但是,就不能把我们的娃弄进监狱去!
可偏偏,朱老爷子认准了死理儿,铁了心思想把这几个败类送进去蹲牢房!
双方针尖对麦芒,就这般僵持不下,几乎每天上朝都要争吵一番!直吵得皇帝老儿一个头两个大,偏偏这双方都打骂不得,无可奈何之下,只能从中和稀泥!
这稀泥一和,就是五天,直到过了二月份,进入三月了,这稀泥也没和完!
而这期间,又有一件大事儿发生,算是把这出闹剧暂时压了下去。
那就是,二月底的时候,会试放榜了!
没出意外,公孙羊榜上有名,而且排名还很是靠前,第二名,获得了贡士的称号!
会试放榜的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初一这一天,举行殿试。
原则上讲,参加殿试的均为贡士,而贡士是由皇帝老儿亲自主持,考题也只有一道,那就是时策。
而且,一般而言,殿试也没有落榜之说,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罢了!
当然了,特殊情况下,殿试落榜也是有的。
在国公府这段时间里,公孙羊一直都在埋头苦读,更是经常能够得到朱老国公的亲自指点,甚至于,老国公还把以前的一些经典时策墨了下来,供公孙羊做参考。
因而,时策一关公孙羊可谓并不陌生,简直就是轻车熟路!
略一思索,便提起笔来,刷刷点点、一蹴而就!
殿试当天考完,考试结果一般也是当天发布。
虽说殿试是由皇帝亲自监考、阅卷,但实际上,真正需要皇帝亲自做的工作并不算多。
一般而言,是皇帝拿过几张试卷象征性地先看开头几句,然后就交给考官评定。
殿试分三甲,也就是三等。
够资格参见殿试的贡生,一般是三百名。其中,一甲只有三名;二甲约占余下贡生人数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九十九名;余下的则全部归入第三甲,即三甲一百九十八名。
考官需要把所有试卷分成三大类,而需要皇帝亲自做的,就是把一甲的那三名考生排出顺序来,第一名点为状元,第二名点为榜眼,第三名点为探花。
可当皇帝看到这一甲三名的试卷的时候,就有点傻眼了!然后就是纠结,极度的纠结!
倒不是说这三人的文章写得不好,实际上,这三篇文章都写得花团锦簇、中规中矩,几乎没有丝毫可挑剔之处,可以说是难分轩轾。
可是,这一看文章抬头的跋,皇帝这心里就是这么一颤。
比如,其中第一份试卷的开头这样写道,“殿试举人臣公孙羊年一十三岁幽州右北平青龙县人由拔”。
这都什么和什么啊?一个十三岁的小屁孩就来参加科举,还中了殿试三甲中的一甲,更被那些考官给放在了第一位!
他要是中了状元,老子我怎么封他官儿啊?
按照大秦律例,那可是要十五岁,才能出仕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大秦律例虽然上规定了出仕的年龄,可没规定参加科举的年限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