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智能机器人(2/2)
“呃……99个星云同学,你们可不可以换一些不同的表情?”杨乱对着仿真机器人小心地说。
99个机器人的脸色突然一变,整齐划一,都是怒气冲冲的模样。
“刚才我说什么来着,等我有了实体就要你好看,我可是从来都说话算话的。”99个美女齐声道。
然后它们冲上来,将杨乱围在核心,无数粉拳雨点般落了下来——粉拳,只是表面现象,其实都是货真价实的铁拳啊!
“啊——”
杨乱的惨叫回荡在基地的地下室中。
许久之后,鼻青脸肿的杨乱一瘸一拐地走出地下室,等候在门外的樱红袖、枫火舞大惊,连忙迎了上来。
“主人,谁把你打成这样?那些机器人造反了吗?”樱红袖关心地问。
“走吧,带我去医务室。”杨乱无限凄凉地说。
杨乱离开之后,这座小型基地方圆1万公里立刻被列为军事禁区,任何人未经授权不得入内。同时,远望星总督必须无条件满足基地传出的任何指令,不管基地需要什么设备和物资,都拥有最高优先权。
阴暗的地下室里,99个美女同时收起脸上的微笑,眼神一片空洞,它们一动不动地站着,没有呼吸,没有心跳,也没有温度。在闪烁着幽幽荧光的地下室里,这气氛无比的诡异。
杨乱似乎忘了一件事,智能机器人不仅会思考,而且还会进化。
而且,星云有很多事情没有告诉他。
……
远望星总督是个大个子的壮硕黑人,名字叫马丁,看上去挺憨厚。他此时站在杨乱面前,正在报告远望星的建设情况。
他的耳朵上挂着一枚小小的通讯器,这通讯器不仅有联络的功能,还能自动翻译任何语言。
现在宇宙文明圈通用的交流方法,是在新生儿出生之时,便在大脑中植入语言芯片,这是最基础、最简单也最实用的人体改造。就拿幽暗星系来说,每一颗星球的语言都不同,如果没有语言芯片,根本无法进行交流。而地球人现在还不适应往自己的大脑里装东西这种朝前的科技,所以便开发了翻译机作为替代品。杨乱脑子里已经有了星云这个最强大的人工智能,翻译对她来说是小菜一碟,也就无需改造了。
“目前远望星拥有战舰组装平台78个,每月可组装战列舰100艘,巡洋舰500艘,护卫舰1000艘。其他特殊舰种如拦截舰、力场舰、电子舰、驱逐舰等,大约300艘。另外,还有12个大型战舰组装平台正在建设中,半年之内可以完工。
“汉光2型机甲生产线100条,每月可生产全装备机甲3000具。具备全方位太空战能力的汉光3型机甲已经研发完成,目前我们正在组装一条试验性的生产线,打算先生产1000具进行实战试验。
“舰载机的生产线有200条,每月可生产轰炸机1000架,战斗机1000架。航母组装平台的设计构想已经初步提出,正在由帝国科学院专家进行细节研发。
“单兵装甲的生产线有30条,每月可生产单兵装甲300套。”
“怎么这么少?”杨乱疑惑地问。
马丁低头看了一眼资料,说:“单兵装甲对士兵的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士兵经过基因强化,还得经过严苛的训练。根据装甲兵团奥菲莉亚上校提交的数据,每月300套完全可以满足装甲兵团的需要。”
杨乱想了想,似乎确实是这样,奥菲莉亚的装甲兵团开始有3000人,到现在还没有扩充到1万人。
“单兵装甲是个特例,像单兵作战服的需求量就非常大,我们现在有1000条生产线,每月可生产单兵作战服30000套,但用来供应帝国防卫军都不够。”
帝国防卫军的职责是守护全境,现在不仅要守卫银河系,也要逐渐接手幽暗星系的防务,对兵员的需求大增,经过几次大规模扩军后,地面部队已经达到1000万人。这样庞大的数量,作战装备难免有些跟不上。根据部队下层提交的报告,在禁卫军和羽林军中属于标准配置的单兵作战服,帝国防卫军中则只有军官才可以配备。普通的地面战斗人员只能穿毫无防护力的普通野战军装。武器方面倒还凑合,每个士兵可以配备突击步枪、手枪、手雷和匕首,以及战术护目镜。
杨乱不由觉得有些对不起刘明。
身为帝国防卫军的军长,刘明肩上的担子绝对不轻。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银河系虽然没有外敌,但并不安稳,一方面,每颗可居住星球都要派驻大量驻军,以应对可能遭遇的怪兽或者原住民,易飞那个“联邦解放阵线”再时不时冒个头,搞点破坏什么的,虽然不算什么大问题,但也够让人头疼的。
长久以来,杨乱都专注于对外扩张,对帝国防卫军几乎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实在是有些薄情了。当他遭遇血锋的奇袭时,刘明带着帝国防卫军远道来援,当他在骄阳星志得意满地加官进爵时,帝国远征军则默默为他守卫最重要的星门。
刘明这个好兄弟,一直都在背后为他充当坚实的后盾。
“马丁总督,不管你采取什么办法,一定要在半年内解决帝国防卫军的军需供给,而且从下个月开始,战舰、机甲、战机等等,必须分出一半的量供应帝国防卫军。这是皇帝的命令!”
“遵命,陛下。”马丁欠身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