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读书!龄娥的打算(1/2)
见咸丰始终不肯答应自己亲自教授孩子读书,宋龄娥有些气闷,当下问道:“那你打算如何教导孩子读书呢?能和我说说吗?”打向听听清廷到底是如何让皇子读书的,看看其中可否有漏洞可钻。
咸丰微微颔,坐在宋龄娥身侧,说了起来:“我大清朝自圣祖康熙爷时,立皇太子,设东宫、詹事府一整套机构负责太子读书。从雍正爷开始,实行密建皇储制度,东宫、詹事府机构废置,并正式设立上书房作为皇子读书之所。从顺治朝开始设置的宗学、觉罗学。上书房有一套完整的皇子读书的规矩,设有统管的总师傅,简选满汉大学士数人充任;下设专门授课的汉文师傅,选择翰林院内文学、品行兼优者数人充任;满洲师傅,遴选八旗武员,弓马、满语娴熟者数人充任;蒙古师傅,选蒙古进士出身、蒙语娴熟者数人充任。总师傅每月至书房二、三次,或各屋稽察功课,或与其他师傅面谈数刻。经常与皇子授读一起的是授课师傅,而授课师傅中又以汉文师傅地位最高,授课最为重要。每年节庆,北上秋猎,或令皇子、皇孙比赛骑射,或随行骑射、围猎,优者奖励,劣者训斥、处罚。”
咸丰顿了顿,接着说道:“不仅如此,上书房的师傅挑选也十分严格。皇子的老师都是当时博学多才的大儒,是皇帝从翰林官员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个人都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皇子的另一重要内容,便是书法,作为未来的帝王或亲王,一旦临民,良好的书法艺术是非常重要的。皇子教育中,满书、满文、骑射也成为必修的内容。同时皇子们还要学习蒙古语,以便震慑蒙疆。朕记得从前小时候六岁起就拜师入学,非常辛苦,每天早晨卯时开始读书,下午酉时才能出来。一年之中只有元旦、万寿节、端午节、中秋节及生日才各放假一天,全年节假仅五日。读书的人每天都只能到下屋休息一两次,每次不过一刻钟时间,还须是经过师傅允许才可以去的。在读书的空隙里,同为皇族的叔侄、兄弟之间只可以谈谈书的内容或历史掌故,决不可以到处乱走,否则就可能被罚站读书,可是很苦的。”
说完之后,咸丰微微有些感慨,叹道:“如今朕继位,就更加没有自由了,每日就是上朝、看折子,真的是很苦闷得紧。”
宋龄娥只觉得他握着自己的手,手心微微开始出汗,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安慰道:“可你是掌握天下大权的人,生杀予夺,全在你手中操控的,难道你不觉得,大权在手,这样可以做很多利国利民的事吗?”
咸丰苦笑道:“朕到宁愿做个闲云野鹤,优哉游哉的,只想和你一起畅游天下。”
宋龄娥将手缩了回来,略略有些不满的问道:“那你当初争储做什么来?”
咸丰叹了口气说道:“当初是骑虎难下,不争已经是争了。不过朕还是庆幸争到了,也得到了你,否则现在你可能是老六的人,而不是朕的了。朕这几天都在做噩梦,梦到那伙贼人杀到了京城,把朕杀了,把你们都掳劫了去,朕醒来的时候都是汗流浃背的。”
宋龄娥看着眼前的咸丰,他削瘦的脸颊上,幼年时天花落下的麻点,加上这些日子休息不好,眼中血丝暗布,看起来好像很是憔悴,想起他从出生就很少见到自己的娘,后来他的生母更是早年去世,很是可怜的。当下她忍不住轻轻抚了抚咸丰的脸颊说道:“别胡思乱想了,让黄麒英给你看看吧,开服安神药,好好的睡一觉。天大的事,我们一起面对就是了。”
咸丰看着眼前的佳人,脸上满是心疼之色,心中一阵温暖,好像她是第一次这样温柔的关心起自己来,那句天大的事,我们一起面对就是了,给了他很大的勇气,但见眼前玉人娇媚的样子,再也忍不住。伸手揽住她的纤腰,低头就要吻去。
宋龄娥心中一惊,这混蛋真是给几分颜色就开染缸,当下用手捂住他的嘴,皱眉说道:“话还没说完呢,整天就是这样,没个正经的。”
咸丰松开手,在她手背上亲了一口,笑道:“说完了啊,咱们的孩子也会像这样到了六岁读书的。”
宋龄娥看了看手背被他亲吻的口水,心中一阵恶心,轻笑着,趁咸丰沉迷自己的笑容,悄悄的将手背在他的龙袍上擦了起来,一边擦一边说道:“你说完了,我还没说呢。我也没什么太过分的要求,今后每隔七天,让我看看孩子行吗?”
咸丰沉吟了一会儿,咬咬牙说道:“行,不过你每天弹曲给朕听。”
混蛋,还有条件的啊,宋龄娥咬牙点头答应,又接着说道:“孩子六岁的时候,学的课程要开始加入西学,其他课程的老师选定,我要同意才行。还有,若涵也要有女老师担任老师,教她读书的。”
咸丰倒吸了一口凉气:“你这个要求太高了。若涵一个女孩子念那么多书做什么?”
宋龄娥轻咬红唇说道:“我说过的,两个孩子要一般对待,哥哥有的,妹妹也该有的,不能厚此薄彼的。我会给若涵物色好的女老师的,你不能不同意。从入宫以来,我从没跟你提过什么要求,这次臣妾请皇上恩准。”说着准备拜下去。
咸丰连忙扶住她,心中微微感慨,说道:“看来真是为了孩子,做母亲的什么都肯做的,也罢朕会答允你的,不过六年之后,你选定的老师,朕还是要亲自考察的。”
宋龄娥欣喜的点点头,她心中早有腹稿,她打算让容闳做载淳的老师,这位留学生加上大教育家的名头可以胜任的。而女儿若涵,太清夫人和傅善祥都是可靠的老师人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