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下诏罪己(1/2)
听着咸丰的质问,宋龄娥淡淡的一笑,说道:“没说什么,只是和六爷说了会儿长毛贼的事。”
咸丰冷笑道:“想不到他到你这里显摆来了,好像朕不听他的,这长毛就不能剿平一般。”
宋龄娥摇摇头说道:“六爷可没有显摆,他是来问我,要是他的策略失败了,怎么办。”
咸丰微微一怔,问道:“他真的是问这个?”
宋龄娥点点头说道:“是啊,六爷的策略倒是和我详细说了,向荣倒也罢了,老兵油子一个,就算不能剿贼,倒也不会吃多大的亏,而且长毛兵锋并不是冲他去的,所以西面和南面让向荣堵截,暂时没有大碍。而北面的琦善有大江阻隔,而且北边也不是长毛所图之地。最值得担心的就是东面的6建瀛了,长毛顺江而下必图金陵,长毛军力现在不下十万,水6并进,6建瀛在九江必定是守不住的。”
咸丰愣住了,颓然坐到椅子之上,说道:“长毛当真会直下金陵?”
宋龄娥反问道:“我不是已经和你说过了吗?难道你没听我的?”
咸丰呆呆的看着她说道:“朕还道只是你一个妇道人家的妄语,都没有和众臣说起过。”
此言一出,宋龄娥茫然的退后了两步,看了咸丰一会儿,苦笑道:“原来我和你说的话,你全都是当调笑的话来听的,可笑我还总是费尽心思诸多计较,为你筹谋,原来你从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当一个短视的妇道人家的言语来听的。”
咸丰低头说道:“原来是朕的错,没有听你的,前些时候朝堂之上争论不休的就是长毛的去处,都说北上荆襄、南下湖广的、西进四川的,可是都没有说起会东进金陵的。”
宋龄娥冷笑道:“他们要是能猜想到长毛的战略,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长毛牵着鼻子走了。金陵虽然距离武昌尚有千里,但长毛集结了如此多的船支,想要顺江东下的意图已经是明朗了,还有什么可争论的,真是可笑。六爷就是无奈之下,才出此四面围堵的下策。他只能是如此才能平息众臣的争论,此策若成,皆大欢喜,此策若败,罪名可都是他一个人背的,可笑你还在猜忌他。”
咸丰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张大了口却说不出话来,宋龄娥看他难堪,轻声说道:“他是你的亲兄弟,你为何老是处处要针对他呢?难道还在记恨从前他和你争储之事吗?”
咸丰缓缓松了口气说道:“没有,都已经那么久的事了,我只是不喜欢他还老惦记着你。”
宋龄娥微微一笑说道:“我不知道向你告状的人有没有添油加醋,我和六爷只是说了会儿话,没有丝毫越礼之举,我行事光明磊落,可不会做出什么丧德败行之事的。”
咸丰嗯了一声,低声说道:“这个我知道,你不这样想,可是你能保证老六心里就没有你了吗?那?兰之曲是什么样的曲子呢?”
宋龄娥微微愕然,想不到咸丰连这?兰之曲都知道了,但转念一想,当日在船上还有6建瀛、江忠源等人在场,此事并非是什么机密之事,只要刻意打听自己和恭亲王的事,就会探听到的,当下淡淡一笑说道:“原来真是吃醋啦,?兰之曲就是一曲子而已,当时为了救我阿玛,不得已才唱的,其实说起来六爷与我是有仇的,这些你没打听到吗?”
咸丰说道:“朕也打听到了,不过从你口中亲口说出来,朕才能安心。”
宋龄娥哼了一声说道:“你要是能把打听我以往之事的心思,放到打听长毛动向上,说不定早就知道长毛的军略了,真不知道你的心思有没有放在正事上,整天计较这些事,不累得慌吗?”
咸丰有些受不了了,怒道:“好歹我也是一国之君,不用你来教训。”
宋龄娥冷笑道:“一个国家掌握在你的手里,你的一举一动关系万千百姓的生死,你稍有行差踏错,多少人会丧命,多少人会流离失所,你想过没有?”
咸丰更加受不了了,怒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即天下,何人敢有怨言?”
宋龄娥嗯了一声说道:“不错,一个人是不敢有怨言的,但若是千万人的怨言,到时候就是灭顶之灾了。”
咸丰勃然大怒,直指宋龄娥怒道:“你、你,你一派胡言。”
宋龄娥怡然不惧,笑道:“多少灭国君王都是你这样想的,朕即天下,这种无知就是他们亡国灭种的根源。”
咸丰猛地拉起宋龄娥的手怒道:“你要激怒朕吗?别以为朕宠着你,你就可以妄议君上。朕可以给你一切,也可以收回一切。”
宋龄娥哼了一声,一双美目直视着咸丰,冷冷的说道:“你收回吧,最好把我肚子里的孩子一起收回去。”
咸丰大怒,狠狠一掌打在宋龄娥的脸颊上,玉白的脸上登时浮现了五道指痕的印子。
一时间,两人都呆住了,咸丰呆呆的看着自己的手掌,他想不到自己居然会掌掴自己心目中的女神,被怒火蒙蔽的双眼这个时候才略微有些清醒过来。而宋龄娥茫然的退后了两步,抚着脸颊,呆呆的看着咸丰,想不到平日里对自己千依百顺的咸丰居然会掌掴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