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听曲(1/2)
清道光二十六年四月,山西潞安府长治县上秦村,一辆马车不急不缓的行驶在乡间厘道上,车把式一摇一晃的混混欲睡。车内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车把式,我们快到了吗?”那车把式陡然惊醒,猛地加了一鞭说道:“车上的老爷们放心,马上就到上秦了,也就撒泡尿的功夫。”
另一个浑厚的声音说道:“岳父大人,我们马上就到了。”赶车的车把式做梦也想不到,他的车上竟然拉着的是堂堂的陕甘总督林则徐和他的女婿沈葆桢。自从大盛魁一案落幕,陕甘的局势趋于平缓,林则徐带着沈葆桢和陕西督粮道张集馨微服考察陕甘水利情况,出来考察水利之前,林则徐让邓廷桢代理政务。事情即将完结,却见离山西已然不远,林则徐当下让张集馨先行回去,自己带着沈葆桢雇了一辆马车,直往山西上秦村而来。
不一会儿,马车到了上秦村口,林则徐下了马车,长长的舒展了一下,却见远处山林之间,一片极大的庄院,却有孩童的读书之声不时传了过来,林则徐很是好奇,问那车把式道:“车把式,那片庄院却是何方高人开设的书院?”沈葆桢背着包袱也下了车,顺着看去,也是微微惊讶,想不到这偏僻的小村里,却有这等规模的书院。
那车把式大笑道:“老爷们,看你就是第一次来长治的主,在我们长治方圆百里之内,谁不知道这上秦慈幼局的大名呐。”
林则徐捻着胡须,不禁追问道:“上秦慈幼局?这是做什么的?”
那车把式说道:“这上秦慈幼局乃是上秦村大户宋老爷和乔家商号乔老爷二人联合建办的,他们收养各地流浪无依的孤儿或是乞儿,养在这慈幼局里,教授些学识本事,将来长大了就到乔家商号做事。”
林则徐吃了一惊说道:“这乔致庸果真是大善之人,而且这么好的主意都能让他想出来,真是世间大才。”
沈葆桢点点头说道:“是啊,先前我还有些自视甚高,看不起他们行商之人,这下我算是服了。”
林则徐又问道:“车把式,能送我们上去看看吗?”
那车把式却摇手说道:“没有乔家、宋家的人带着,闲杂人等是上不去的。”
林则徐哦了一声问道:“为何还有此等规矩?”
车把式说道:“乔家说有不少商号独家秘技是在这慈幼局传授给这些娃娃的,怕别家商号来人学了去,所以不让闲人靠近。”
林则徐点点头又问道:“那车把式,这宋家却在哪里?”
车把式指着村落中宅院最大的一户人家说道:“那里就是了。老爷们,我要回长治了,是不是说好了三日后再来此处接你们?”
沈葆桢点头说道:“正是,有劳你了。”说着将车钱给了,那车把式欢天喜地的去了。
林则徐和沈葆桢信步来到宋府门前,却见府门大开着,里面隐隐的传出瑶琴之声,林则徐走到门口,却见宋府大堂内、院内挤满了人,看样子都是附近的村民,人人都静静的听着那瑶琴之声,人虽多却无人出声。林则徐很是奇怪,正想凝神去听那瑶琴时,却听瑶琴一转,声音哑然而止,却已经是一曲终了了。
宋府内听曲的人一起鼓掌喝起彩来,比起适才鸦雀无声的情形来,却好像一下子热闹如集市一般。沈葆桢忍不住,上去拍了拍一位老汉的后背,那老汉转过头来,问道:“什么事?”
沈葆桢恭恭敬敬的一礼说道:“老丈,请问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那老汉看沈葆桢礼数周道,便答道:“今儿是宋家小姐给大伙唱曲的日子,大家都来听曲呐。”
林则徐上前问道:“老哥哥,这宋家小姐每日都唱曲给大家听吗?”
那老汉摇摇头说道:“哪有那么好的事,每月只有这么一次,每次小姐只唱三,适才已经唱了两了,还有最后一,哎呀,别说话了,开始了。”
随着悠扬的瑶琴之音飘起,人群又静了下来,林则徐和沈葆桢凝神听去,却觉得这琴音优雅曼妙,不像自己听过的任何一种曲子,但却偏偏很是好听,只听瑶琴前奏已完,一个清脆柔美的声音轻声开始唱到: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儿弯弯固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雨轻轻叹朱红色的窗,我依身在纸上被风吹乱,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菊花灿烂地烧,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被风乱也微摇,你的影子剪不断,独留我孤单在湖面神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