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陕西新军大比武引起的后果(1/1)
陕西6军混成协全军军事大比武如期的在西关大营盘举行,曹仲群、张孝准和马建蕃三人担当评判,结果不言而喻,很糟糕,得分最高的竟然是工兵队。用吴佩孚的话来说,这不是一支新军军队,而是一支穿着新军军服的农民,一个协与第三镇对阵,恐怕连一个营都打不过。张孝准话语稍为客气点,陕西6军混成协还得加强训练,军官素质还得提高。
曹仲群面子上挂不住,第二天就再次对陕西6军混成协各级军官进行调整,表现差的都配到随营学堂学习,表现一般,中规中矩的,全部降为副职留用,为数不多表现比较好的都保住了职位或者得到了提升。曹仲群的动作,没有在新军中引起多少人的不满,有了刘恩存的例子,谁也不想撞到曹仲群的枪口上。不过这样一来,新军军官十缺七八,曹仲群把北洋来那批人全部安插到各队各排,其中就有宋哲元做了二标三营二队的队官,张维玺是一标一营三队的队官,庞炳勋也从北洋第三镇的测绘兵上升到了排长。与张孝准同来的三位留日士官生也得到了妥善安置,与张孝准同是三期留日士官生工兵科学习的浙江温州人林调元被曹仲群任命为步一标二营管带官,四期步科生湖北人程守缄被任命为步二标一营管带官,另外一位是三期生辎重科学习的江苏扬州人方咸五被任命为辎重队队官。不过这批人只有五十多人,大多都是低级士官,曹仲群又在混成协中实行正副两职制度,一下子光合格的军官都缺少三四百名,光是营级正副管带官就缺七名,马建蕃也曾劝过曹仲群,对那些表现不合格的军官先留用或者是边学习边带兵。曹仲群未听,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没有副职的先可不配,没有正职的先让上一级先直接管着,上一级实在抽不出人来的就由下一级先兼管着。不过老是这样也不是办法,曹仲群一边给张孝准灌水,让他联系一留日士官生来陕,一边再次向袁世凯伸出求救的手,报给代表袁世凯与他联络的杨士琦,索要一批低级军官,不行的话一批北洋各军事学堂的学员也可以。这次比武不是没有好处,经过这次比武,陕西新军明显的有了变化,一些入职时间短,在新军中又没有关系的低级士官经过这次比武得到了提升,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叶士勋了,他入新军才三个月时间,最开始也是一名小兵,后因为能读会写,文采出众,至少在陕西新军里可以这么说,被上官看上,调到步二标三营做司书,后来下放下去成了一棚的棚长,因在这次表现出色,又上调当了排长,因为该队没有正副队官,又兼着队官的职务,只要在没队官这段时期内做得出色,扶正不是不可能的。有了叶士勋的例子,让许多低级士官看到了希望,只要你有才能,你会得到你应得的。另外一点就是通过这次比武,终于让曹仲群认识到了他对怎么训练军队是个门外汉。认识到这点后,曹仲群就干脆放权,让张孝准和马建蕃负责陕西新军的训练,以后不再插手此事。
曹仲群对6军部这批下派军官的妥善安置,特别是留日士官生得到重用,让陈其采十分满意,完成任务的他兴高采烈的回北京去了。曹仲群在新军中这番动作引起了陕西巡抚衙门的关注,曹仲群就专门上巡抚衙门来拜访沈瑜庆,寻求沈瑜庆的支持。“大人,卑职这次来是向大人汇报一下陕西新军近期状况的,前日,混成协举行了军事大比武,并对新军所有标以下军官进行了考核,从这大比武暴露出来了新军存在很多问题,军官素质低下、良莠不齐,士兵训练稀疏,对军械不熟练等问题,卑职已经对新军的人事从新调整了一遍,表现差的降职或停职入随营学堂学习,表现优异的表功升职。”
“嗯,能及时现问题就行,陕西混成协是倾陕西所有才建立起来的一支新军,光是饷银就花费陕西全省税赋十之其一,还不说购买枪支弹药的钱,全省上下都希望曹协统能把混成协带成一支精锐之军,成为一支可战之军。我听说曹协统在混成协中推正副两职军事主官制度,是为何?”沈瑜庆有点不悦,但口气还算客气,他不管新军中人事怎么变动,那是新军的事情,还不至于他这个一省巡抚来管,那样就越界的嫌疑了,他最操心的还是钱的问题,增加了副职,也就是增加了几百军官,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新军每年多开支十万两饷银,对于陕西这个穷省十万两也是个大数字。
“大人,卑职事先未向大人说明此事,就先行推行下去,还请大人海涵。”曹仲群说罢做揖一礼,再说道:“大人,在军中实行正副两职的管理的好处很多,一是便于军官的储备,遇到战争时,可以很快的扩军,反之没有一批优秀经过磨砺的军官,扩出来的军队也很难形成战斗力。再就是方便在场上有主官牺牲的时候有人接替指挥,保证部队不至于因为一名军官的牺牲而溃散。正是有这个想法,卑职才在新军中组建随营学堂和建立教导大队,是为了为新军多培养一些合格的军官,这样我们陕西新军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而加入而不至于断层,还希望巡抚大人的支持。”
沈瑜庆并不太懂军事,但还是能听懂曹仲群所说的意思,想了想,好像曹仲群说的在理,于是就说:“曹协统,军务上的事我不太懂,我就不方便说什么了,如像你所说的这么好,你就放手去干吧,银子的事情我来想办法,我只要看结果就行了。至于新军缺军官这个事,我也没什么好办法,这样前段时间6小学堂的陈总办因年老体衰请辞回乡,现在这个位置因没有合适的人选一直搁置着,我看曹协统要不就把6小学堂的这个总办先兼起来吧,这样随营学堂也可以搬过去与6小一起教学,也方便你为新军甄选人才,陕西不是东南省份,难以吸收到人才,还得靠自己培养才行。”曹仲群原本已有好几个职务,陕西6军混成协协统,陕西新军督练公所会办,陕西新军修械所总办,前几日自己给自己又封了个陕西6军混成协随营学堂校长,现在沈瑜庆又把陕西6军小学堂总办的帽子给了他。曹仲群当然是想官当得越多越好,可谓职多不压身嘛。“谢巡抚大人,卑职今日来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想请巡抚大人给混成协在城外划个地方重新建军营,现在混成协人员满编,原有西关营房已显得非常拥挤,再加上几千人住在城中,训练起来非常扰民。”
沈瑜庆没好气的瞪了一眼曹仲群,说道:“你是不是要让新军把陕西一年税赋用完才算数啊,你就是增加军官,又是要建营房,加上前段时间购买枪械的钱,你算算今年新军花了多少银子了。”
曹仲群“嘿嘿”傻笑了两声,“大人,这也是没办法事情,这反正得投入,长痛不如短痛,大人就批了吧。”
“不行,陕西今年的税赋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了,没有钱再给你折腾了。”沈瑜庆掷地有声的回答道。曹仲群见沈瑜庆不批,也没办法,不再纠缠下去,再跟沈瑜庆侃了一会大山,就告辞回了新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