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百年前的家(1/2)
过了两天成学堂第三期学员综合考评成绩出榜了,曹仲群排在第五十七名,这个成绩算不上好也算上差,马廷尚成绩到是不错,排在了第三十一名。成学堂有四十个名额选送去日本,不要以为三十一名就会被选上了,关键是你有没有一个在北洋六镇中有份量的亲戚啊同乡什么的为你说话。既然曹仲群不去日本,马廷尚就对去日本也不抱什么希望了。
成绩刚榜,曹仲群和马廷尚就到附近村子里找了辆牛车往家里赶,学堂快关门了,教习们大多都在为自己的前途走门子,找关系,整天见不到人,就也不用请假了。成学堂坐落在保定东郊,距雄县也就一百多里路,紧赶慢赶,天黑之前总算赶到了雄县。
曹家乃当地大户,马廷尚像回自己家一样,轻车熟路的将牛车赶到曹家大门口,曹仲群一看,呵,不得了,自己家的宅子少说也占地好几亩,要放在二十一世纪,光地就价值不菲。看门的门子一看,自家的大少爷回来了,谄媚的上前牵住黄牛,同时向院里叫到“大少爷和表少爷回来了”。
曹仲群深受21世纪电视剧的影响,处变不惊的往院里走去,刚进院门,一年过半百的老头出来迎接,曹仲群扭头看向跟进来的马廷尚,“这是吴管家”,马廷尚心领神会的说到。“大少爷回来了,老爷在书房里看书呢”。正准备让管家前面带路的,堂屋里走出一人来,“群儿回来了,哦,三才也回来了”,毫无疑问眼前这个快五十多的人就是曹仲群的父亲曹家祯了,“父亲,身体可安好”,曹仲群前世未享受到多少父爱,这也是他成为“有为青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原因,但是这也不阻碍他自内心地把这个男人认定为父亲,从曹家祯的眼神里能读懂一切。“表叔好”马廷尚也连忙道了声好。“嗯,先进屋再说,老吴,把我屋里那包西湖龙井拿来沟两盅给群儿和三才解解乏”,说完带头向屋里走去。
进到堂屋里,各自按位置坐下,曹家祯开口说道:“群儿怎么好像对家里有点陌生了呢”。“父亲,是这样的,前时学堂结业测评时孩儿在野外淋了雨,晚上回去就高烧不止,虽然经过医官的医治,孩儿的身体已经恢复,可好多事情都记不得了,那段时间还多亏了三才表兄的照顾”曹仲群脸不红心不跳的解释道。曹家祯听到自己儿子竟然高烧失去了记忆,感到后怕不已,还好没其它的问题,不然怎么向曹仲群那地下的娘交待。“群儿的身体还得补补,不然到军营去怎么办,三才,多亏你那段时间照顾群儿了”。马廷尚立马站起来,说:“表叔,这都是侄儿应该做的,在学堂里只有伯清这一个知心的人,何况没有表叔的帮助,侄儿恐怕现在还在家里种田”。曹家祯点了点头,抬起手来压了压,示意马廷尚坐下,这时吴管家泡的茶端了上来,曹家祯站端起茶盅,喝了口茶,向曹仲群说道:“群儿这次回来,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我做的”。曹仲群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说:“父亲,这次回来是想跟父亲商量商量孩儿接下来的去处的”。“哦,群儿是怎么想的,说给为父听听”。“父亲,孩儿斗胆先跟你分析下天下大势,现在大清朝全国上下大练新军,但是全国除了袁宫保的北洋六镇之外各省新军都有革命份子的渗透,长此以往,新军会出现动乱之象,就像今年安徽新军之乱一样,而这些革命份子多以留日士官生为主,当今岑云公(岑春煊)与袁宫保大人斗法,失势去职,恐无复职之日,宫保大人在朝中已无对手,就算是有一天失势,可北洋新军乃宫保大人一手编练,朝廷根本无法掌握这支劲旅,在这个即将变天,革命党蜂拥而起的时代,复起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宫保大人素来对留日士官生有着少用、慎用的原则”,曹仲群将他从后世了解到的历史加以简化向曹家祯和马廷尚一一道来。曹家祯看了看儿子一眼,曹仲群半年之前回家住了两天,这次回来怎么就好像大变了个人似的,是什么样的情况让自己的儿子变得如此之多呢,仔细一想,虽然自己不在官场,但自己所交的都是些官宦或者是些有功名出身之人,也不如曹仲群如此般看得清当前情形。
曹家祯回过神来,道:“群儿看来是出息了,你对为父讲这么多,意思是不想去东洋留学还是有其他”。
这话一出,曹仲群明白父亲算是同意他对当前朝廷形势的分析了,“父亲,孩儿确实不想去东洋去留学,本家自大清朝以来一直居住在北方,留日生大多去南方新军中任职,孩儿不想去南方,还有一点就是自甲午年我朝败于日本之手以来,日本从此就产生了一种大陆思想,变得咄咄逼人,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中日之间迟早就有一战,那将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可能我现在这个观点不会有多少人认同,可从日俄战争中我们可以初步论证这个观点,日本和俄国之间的战争可以说是关系到他们在中国利益的战争,主战场就在中国的地方上”,曹仲群说到这顿了顿,端起茶盅喝了口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