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暴怒的尼古拉(1/2)
得到兵败洛阳的消息,尼古拉知道事情已经不可为,眼见长安已经就在眼前,但是它的背后,无数的物资和军队正源源不断地赶了过来,现在只能保持均势了,进攻力度肯定不足了。
他面色铁青,径直走向一架军机,“给我直接飞到立陶宛去。”
立陶宛,正是俄国同意用赎买方式使之独立的三个国家之一,俄国的代表与欧盟的代表正在这里进行签字仪式。欧盟大使已经在他的文本上签字,正笑吟吟地看着俄国大使,等候他签字并交换文本。
“如果遵照约定,那么在欧盟代为支付这笔款项之后,俄国将撤离全部军队。”俄国大使说着就要签字。
这时候,一阵骚动,尼古拉冲了进来。欧盟大使并不认识这个身穿俄国上将制服的人,吃了一惊,但是俄国大使当然认得他,急忙叫道:“殿下,您不是在远东的战场上吗?怎么来了这里?”
尼古拉也不答话,上前一把抓住代表三国命运的合约,“撕拉”一声一分为二,两位大使都大惊失色。
“告诉你们的美国主子,即使他们向眼看着两个帝国相互消磨而最终消失也好,这些我都不管了。但是俄国如果看不到战胜的希望,我们签署这些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三国送还给欧洲?那里自从二战以来就是俄国的领地。那是俄国在二战的功绩赢得的土地。”
“殿下,功绩不功绩的现在且不说,”欧盟大使说道,“那个我也不清楚,二战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但是即便是俄国的领地,大帝陛下愿意出售,而欧盟愿意代三国出资赎买,体现的是自由贸易精神,并不违反任何约定。”
“确实不违反,”尼古拉眼中凶光暴露,“这个合约的大部分内容我也可以认可,但是你们跟美国人说,要想签署这份文件,他们必须把在汉国的某支中情局特工部队撤离!想两面都取得好处的做法在我这里行不通!”
欧盟大使根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是事关美国人,他只好与美国国务卿联系了一下。
“撤离一支部队么?”听到国务卿转述的要求,基辛格立刻知道了是哪支部队,“king对他们的影响真有这么大么?”
“那是有的,”参谋长说道,“这场战役从军事学的角度来说本来是没什么悬念,我们模拟过的沙盘也显示了这个结果。就是汉军的抵抗最多可以坚持12小时,而其形成战力的增援部队赶到至少需要72小时,这个跟汉国方面的预计是一致的。当然,我们这种算法的依据是根据国际通用算法,一支部队被摧毁70%就算作被消灭,而民众更是被当做拖后腿的单位。可是这些在洛阳战场上根本体现不出来,汉军22次突袭战损率达到了100%,无人被俘。”
“民众的后援支持更加厉害,上千万难民潮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当成为恐慌的定言已经失效,用这样的运输系统,竟然可以在20小时之内把难民中的妇孺部分撤离,同时建立三道不可逾越的战壕,同时组织协调的人力超过几百万。汉国内政组织人才是有一功,但是这些军队和民众在精神层面受到的支持是绝对不可轻视的。最后一项,汉军援军抵达时间的提前也超出了我方的预料。装甲单位自己开到前线面临的油料补给诸方面的因素居然也是被民众解决的,这个已经打破了常规战场的逻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