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朝鲜事件(1/2)
平壤与其他地方有很多的不同,里面驻守的军人不再是朝鲜军人,而是换做了俄**队,甚至连朝鲜王宫也是如此,到处都是实枪核弹的俄国大兵把守。King虽然并不是政治人物,但是对这个情形还是觉得很诧异,因为不用说俄国是朝鲜的宗主国了,即便它是占领国,也不可能把军队驻扎在别国的王宫中去啊。除非是出了什么问题了。
朝鲜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要从这次的饥荒上来说明了。朝鲜从根本上来说一直是个农业国家,虽然生产力落后,但是自给自足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基本都会有盈余。它原来的宗主国汉国一直以天朝大国自居,因此朝鲜虽然需要每年送上贡品,但是汉国赐予朝鲜的礼品更加丰富,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它变成了一个殷实富足的国家。
但是汉国国势在百年前进入衰退期之后,朝鲜被先是被日本吞并,继而被俄国占据,这两个国家都把朝鲜当做了自己的后勤基地,源源不断地进行索取。朝鲜的府库基本都是空虚的,在百年一遇的大旱来临之后,朝鲜丧失了抵抗能力。
朝鲜国王李承宗并非像李孝利所想像的是一个昏庸的君主,正相反,他还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君主。他在位不久,就提出了多项改革,这些改革如果得以实施,对各地民生都有很大促进作用。但是,国库的掌管者却是俄国人,税收实际上也是俄国人把持,而俄国人不可能为他的想法投入金钱去实施。虽然这些计划最终都未能进行,但是在部分有爱国热情的朝鲜人眼中,他是一位中兴之主。
旱灾爆发后,朝鲜军方有部分将领感到不能继续忍受俄国的统治,由此准备发动一场旨在营救国王的政变,希望将国王送到汉国去,期望能够重新确立汉国为宗主国,能够给予朝鲜庇护,并且帮助他们夺回朝鲜的控制权。不过这项计划尚未进行就被发现,参与的军队高层迅速被俄方清洗。虽然在最后发现国王并没有参与此事,但是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俄军进驻了王宫。
这个情况汉国的情报人员肯定知道,但是King与军方并没有接触,皇帝也不可能让自己的隐宗去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国冒险,因而king与韩国人员一样并不清楚。
李孝利也发现了其中的不寻常之处,低声向king问道:“振武,现在这个情况是不是太紧张了,怎么有这么多俄国士兵啊?”
“不清楚,不过很显然是出了事情了,俄国人把王宫封锁了。孝利姐想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李孝利当然会很感兴趣,但是她望了king一眼,说道:“想是想,但是如果要冒险的话就不必了。”
“也对,”king微笑着看了李孝利一眼,“我们并不是为朝鲜王室而来的。”
欢迎晚宴的规格非常高,国王与俄方最高代表都到了场。King看到这位国王发现他对身边的俄国公使有很强的畏惧感,话都不敢多说,仅仅是对上国的赈济表示感谢而已。
King听了国王的话,站起身来,行了个点头礼,“尊贵的国王陛下,我们是作为邻国的代表来帮助贵国灾民的,目的并不是来这里饮宴。我们这次带来的东西,都是通过在汉国和韩国举行的慈善活动中,大家的捐赠。而我们这些人都是参与演出的艺人。在这个场合,我们希望能够为国王陛下和众位大臣们表演一下我们在慈善演出中的某些曲目,不知道陛下能否允许?”
国王看了一眼俄国公使,见他并没有明确反对的意思,说道:“那自无不可,就请贵使团进行表演,让我等也感受一下来自邻国的关爱。”
King对李孝利点了下头,他们早已做好了准备,就在酒宴之前开始了表演。李孝利表演的是king专门为朝鲜受灾所作曲的“苦难”,也是李孝利这名舞曲歌手的第二支抒情歌曲。
俄国公使身边就有翻译,他听了歌词,全都是诉说这次天灾为人民带来的苦难,不涉及政治因素,就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身临其境的朝鲜国王和大臣们就不同了。李孝利演唱的造诣已经到了很高的地步,悲凉的歌声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成功地打动了他们。King仔细观察着朝鲜的官员们,发现其中的大部分都被李孝利所感染,虽然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人都是心向人民的好官,但毕竟属于有良心的人。而另外一些,却对那些并不感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