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冀青幽并(2/2)
袁绍闻言,皱眉不语,又看沮授。
此时,未待沮授说话,许攸上前,跪与袁绍道:“主公,而今黑山贼主力未失,皆在晋阳,冒然而去,恐不免血战一场,胜负未知。尤其现下黑山贼的后台,摆明乃是鲜卑左番,此去晋阳,必是要与其战。臣窃以为,以州抗国,乃是不智,主公实不该冒王成那样的傻气。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现下我们应一力统一中原,待重振中华国威,则无论是北番,还是西域、南蛮,必然曲膝来朝!”
袁绍闻言,觉得很是符合自己的心意,点了点头,看向沮授。
就和当初的诸葛亮、陈宫阻止王成去伐西域一样,沮授也是不知道河北一旦与鲜卑开战,胜负若何,又会打得几年。为此,不想随意踏入这个看不到结局的“泥潭”当中的沮授,“破天荒”的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了许攸的意见。
为此,跪在地上的许攸对于自己的“泣血苦谏”,相当的自满。
而此时,一向“激进”,且摆明了与许攸“血战到底”的田丰,也是在心中小做盘算之后,未再跳将出来,与许攸唱“对台”!
于是,对比诸葛亮、陈宫、沮授和田丰这些“阴谋家”的“小心翼翼”,倒教我更加佩服起王成“以一州伐西域”的壮举和魄力来!
袁绍见手下主要谋士皆无异议,好战的武将们闻得许攸之言,也无几人“跳”出来反对,便即起身上前,将许攸搀起,道:“吾与子远意见一致,现下就看黑山军可是甘心,会否再来上党了?”
其实,此时袁绍若是有王成的那点“魄力”,撇开许攸等谋士的“偏见”,继续进攻晋阳,虽会经历一场苦战,但终能将并州统一,且预期当中的“与鲜卑战”也不会出现!
因为此时经历过那场“大雪灾”后的鲜卑左番,已是国库亏空,国力衰颓,实是无力发动战争,甚至连右贤王为了吃饭,也已到了“卖老婆”的地步!
所以,此时只要袁绍野心够大,拿下晋阳之后,甚至可以引军去屠鲜卑左番。到时,鲜卑之民,也只能无奈的说,“欢迎您来大草原!”了!
由于以上的客观原因,此时迫于袁绍对晋阳的“压力”,无奈的右贤王不想轻易失掉黑山军这个好不容易插入中原的“傀儡”,只能硬着头皮教自己本部的两万精骑强列于黑山界上,并教鲜卑元帅虚张声势,造出一种十万、百万的阵势来“吓唬人”。至于能不能把袁绍“糊弄”住,右贤王自己也不确定!
为此,右贤王在一边大骂张燕“无知”和“无能”的同时,也只能祈祷“长生天”保佑自己,让袁绍的脑袋变得“不灵光”起来!
其实,右贤王的祈祷是多余的。如果此时,袁绍的脑袋忽然和王成一样“不灵光”了,那么袁绍也许就会引军攻晋阳,则以后的历史可能就会“大变”,历史书也将重写。然而,历史实在是有太多的“也许”和“可能”了!不可能所有的“也许”都变成“可能”!
袁绍在得到许攸的建议后,为了主动向鲜卑“示好”,急将自己屯于晋阳边界上的一万冀州“虚兵”召了回来;且“请”刘和也速速退军,刘和无奈,只得回家。于是,蓟州军等于出门兜了个圈,又回去了!
在冀州军和蓟州军退却之后,右贤王也是很给面子,表示出了极大的“和平”诚意,急急从黑山界上将“日费斗金”的两万精骑召回了鲜卑左番。毕竟,现下“遭灾”的右贤王花出的每一分钱,都教他肉疼!
此外,右贤王还发信给张燕,大骂了一番――勒令张燕这个“王八蛋”以后做事情小心点,若是再敢冒然出兵、胡乱惹事,那他右贤王必然亲引鲜卑大军把他灭了才算!
张燕接信“唉”出一声,叹时运之不济,“看来此时果不是图中原的时机!”。
于是,接下来没几日,黑山军退、上党恢复、鲜卑亦退的消息传扬开来。至月末,事态渐息,天下人皆大欢喜,于长安一直不能得安的王成,亦是长出一口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