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家过年(1/2)
散朝出来,曹操未往馆驿,而是追上正准备上马回司徒府的王成。而后,将其拉至一边避人之处,问道:“刚才朝堂之上袁公路如此无礼,你何不发作,借机将其除掉?”
王成闻言,明显感觉到曹操现在有些“爱屋及乌”,对袁本初他们家都亲戚都很仇视,便道:“孟德兄,现下我和义父强推唐妃娘娘到台前,已是有很大的非议;若今日我再果真于朝堂之上,将袁术杀了,那天下人必然便要疑我要为先汉王莽篡权之事了!若是如此,则我这多年来为大汉所立功劳将化为乌有,且要骂名千古,倒是成全了袁术这个小人!此外,此次朝会袁绍不闻不问,甚至连个借口都懒的找,摆明了就是抗旨不来。如此已可看出,现下其眼中已无朝廷。若是我将袁术除了,倒是让对这个弟弟并无好感的袁绍找得了向朝廷发难的借口!”
曹操闻言,似有所悟,感到自己确实有点“当局者迷”了。于是,说道:“看来投鼠忌器之下,我们也只能容袁公路无礼叫嚣一番了!”
王成无奈的点了点头,感到身心皆是有些疲惫,黯然的低头,问曹操道:“孟德,天下是否已然在传陛下薨逝之事?”
曹操见王成颜状,愣了一下,继而诚实的点了点头。
而后,王成又问:“那你信陛下还在吗?”
曹操立即正色答道:“我信你!”
王成闻言,感动异常,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似是有了那么一点点回报,至少自己得到了为世人“毁誉参半”千年之久的奸雄的肯定!
于是,王成复又精神焕发,骑上小白马,赶归司徒府。
朝会散后的次日,各州代表纷纷赶归本土,回家过年――没沾到便宜的刘岱走了,没占到便宜的袁术也走了;“暂时”还不需同情的孔?回了,没得到同情的张扬也无奈的回了;徐州代表陶商也是即起返程,曹操相随,王成相送时,仍是不忘叮嘱曹操,“孟德兄于小沛保重,年后我必往徐州!”。
众人走后,王成想起,来京城时,答应了马云禄要“回家过年”,便也教庞德准备,隔日便即返回长安。
听说王成要走,打算留京过年的公孙康前来拜辞。
“怎么贤弟不回襄平过年?”王成问到。
公孙康闻问,笑笑,说道:“成兄,我又没有长得翅膀。而今已入年关的情况下,我即刻往回赶,也得二月放归啊!所以,倒不如便在京城转转!”
这些天脑子又被搞得很混乱的王成闻言,忽然拍了拍头,反应过来,这里不是现代,由中原去东北只需一天的火车或者几小时的飞机!
而后,王成也是笑笑,自嘲的道:“看来我真是老了,竟是忘了当初一趟高丽和谈,我们走了有小半年了!”
公孙康闻言,亦笑。
接着,王成又是反应过来,道:“贤弟,既是你不归襄平,莫不如便随我回长安过年吧!”
公孙康摇摇头,说道:“不了,成兄,您回去帮我给嫂子拜个年吧!于塞外憋了这多年,我想看看中原的风土人情,在京城过个年!”
王成闻言,便道:“那岂不是孤单?”
公孙康又摇摇头,说道:“荆州公子刘琦也不往襄阳赶了,与我一起在京城喝酒过年!而且徐州的公子陶商还邀我们八月十五前后,往下邳观灯会呢!”
王成闻言,想到二十多岁的公孙康、刘琦等人正是玩心正盛的时候,反观自己此时的“恋家”,忽然真的感到自己老了许多!
公孙康走后,王成收整了一下心情,去找王允。
“明日便要回去了?”王成见到王允后,倒是王允先问了出来。
王成点了点头。
王允有些落寞的道:“不知这个年,蝉儿和奉先会不会回来?”
王成闻言,知道这个时间上还没回来,想要让吕布和貂蝉过年回来,是有点难了,便宽慰王允道:“没事,义父,不是还有彦云和子服在呢吗?况且年后,我也会带禄儿来看您的!”
王允点了点头。接着,由于“职业的习惯”,王允在闲话了两句之后,又回到政事上来,问王成道:“成儿,你说此次袁绍何故不来朝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