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血浓雪溶(1/2)
马云禄依照王成的“最高指示”,又缝了四个“胡乱的荷包”后,王成便静待其余未降的西域四国国王来收“礼物”了。
不出半月,龟兹周遭的西方三国――乌孙、于阗、疏勒的国主便即结伴到了楼兰城,可能越是往西,人倒越是有些直性,三国国王未曾过多“做作”,只是全部跪倒王成面前,请王成“随意发落”。
王成怎“敢”向三国国王用刀,纷纷将三国国王搀起,并将象征着和平、友好、共同发展的荷包戴于了诸王的脖颈之上。
三国国王倍加感动,皆信誓旦旦的誓言,以后绝不再反,若是再反,必中“生个孩子没屁眼”的毒咒!(那些意欲分裂祖国,图谋不轨的家伙要注意了,搞不好要中这个两千年来最毒的毒咒的!)
而后,乌孙、于阗、疏勒三国国王也是被王成招待了个酒足饭饱,又美美的睡上了一觉,便也都高高兴兴的被王成送返国中了。
待乌孙、于阗、疏勒三国国王走了三日之后,西域最后一国的国主――大宛国王也终算是“姗姗来迟”了!
大宛国王到后,首先与王成说明的是,不是自己来的过迟,只是因为大宛距楼兰过远。
而后,大宛国王为了证明自己所说的不是虚言,不顾一切的当着王成的面,“脱了裤子”,向王成展示他那因为日夜兼程、快马疾驰、千里迢迢而造就出来的“伤痕累累”的大屁股!
此一“出人意料”的展示过后,真是将中原与西域“文化”和“风俗”的巨大差异表现的一览无遗,王成、诸葛亮及众将皆是被弄得“哭笑不得”!
继而,提上裤子的大宛国王又信誓旦旦的说到,虽其国小,但其归顺的诚意是诸国之中最大的;虽其国远,但其真心却与祖国母亲是最近的!
大宛国王的言辞好似草原诗人的诗篇,听得王成好不感动。
于是,在王成将最后的那枚马云禄亲制荷包赠与大宛国王后,西域七国“独立”事件,便算彻底平息了。此时,已是公元194年十月初,初冬。
在将七国安抚好后,诸葛亮立即转换思想,开始将心中的重心移向正值“多事之秋”的中原。为此,现下并不知道中原到底怎么样了的诸葛亮,反倒忧心忡忡起来。于是,为了早早消除疑虑,诸葛亮前来找王成商议归国之事。不过,诸葛亮怕王成知道河北可能有乱,曹操及平原可能有险后,会犯“糊涂”,便即于说计之时,隐下了此事。
“主公,而今七国已定,且信有楼兰之战,西域近十数年不会再反,现下我们可以安归中原了!”诸葛亮故作轻松的言到。
不愿再多浪费脑细胞的王成点了点头,有些“依赖”的问诸葛亮道:“那依军师之见,西域当如何布置?”
早有准备的诸葛亮答道:“楼兰屠城虽不是高顺本意,但其终是有过,故便令其永固西疆,终生不得再归中原,只做他的楼兰王吧!此外,为使高顺能于楼兰迅速立足,且阻西域再次反复,我们当留下一些臣将及部曲,辅佐支持他。此外,奉先重伤,您虽挂心难离,但现下雍州四面环敌,朝野上下又不太平的情况下,我们只得求华神医多留楼兰一些时日,待奉先伤情得到彻底控制以后,再教高顺接手,由貂蝉小姐继续照顾。除此这些,便都是些不甘轻重的俗物,只教手下人去办即可了!”
王成闻言,意味深长的说道:“是啊,南边的刘备还不安分,我是该抛下一些儿女私情,早回雍州!那就按你说的定,安排完了,我们就走人!”
然而就待王成远征军上下准备要走的时候,一场改变整个中国历史走向的暴风雪来临了!
不知是“世纪末”的天气情况皆不稳定,还是西域杀戮的血热之气太重,将寒气暂时顶了回去,公元194年的这场雪要比公元193年来的要晚一些。不过,其猛烈程度却是有史以来都少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