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三国志秦王本纪 > 第四十四章 雁门往事

第四十四章 雁门往事(1/2)

目录
好书推荐: 火影忍者之混血儿 特种军警 京华风云 鸿玄天尊 圣斗士之黄金教官 海贼王之横扫千军 魔霸苍穹 学园都市之最终幻想 租个女人来结婚:代班新娘 炼天行

巍巍北岳,大川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

蜿蜒于恒山山巅的秦帝国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

雁门关,在代县城西北大约40华里的雁门山山腰之上。古又有名“雁门塞”、“西隆关”、“西陉关”。

因雁门关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故其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古时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是晋中平原通往内蒙古高原的必由之地。战国时,赵国的李牧便是率着“胡服骑射”的赵人于此与匈奴作战。

古人对于雁门关的评价,曾有“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一说。

唐代诗人李贺,更是在《雁门太守行》中这样写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汉代的雁门,可谓风云多变。

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驱晋阳。为此,公元前201年,刘邦亲率三十万大军,抵达平城(今山西大同),抗击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计诱之,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最后,高祖遣人用重金财物贿赂了单于阏氏(单于的妻子)才得以解脱。

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着手反击。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

“猿臂将军”李广更是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了“飞将军”。

一次,李广出雁门,兵败被俘。在敌军骑兵两马之间的网兜里,李广仰面装死,等待时机。待骑兵稍一分神,李广便腾跃而起,将一胡兵推下马去,夺马取弓,策马驰返数十里,复领余军,杀退追兵,安全脱险。

汉元帝时,更有家喻户晓的“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从雁门关浩浩荡荡的出塞,去与匈奴和亲的。从此以后,方始雁门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然而可惜,到得近代,虽然雁门关还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却是雄风不再。

虽然雄关仍是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间。东西两翼,山峦自然起伏,形成山脊长城。蜿蜒之势,东向奔往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通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取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直至黄河边。

关内兼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天,门额分雕“天险”、“地利”二匾。更兼东西二门之上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设有李牧祠。

只可惜,有杨家将镇守的城楼和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毁于一旦,使我们这些后辈子孙无缘瞻见!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东汉末年,朝廷在对外事务上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被动挨打”是常理、“割地赔款”是正道,“主动出击”?想都没想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长生从先天蕴骨功开始 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狗头人的巫师日志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鲸落封神 爱徒云韵被逼婚?我杀神归来! 武魂玄冥龟?放屁,这是圣兽玄武 遮天:我,昊天,人族第一帝! 人间圣! 妖魔乱世:坏了,我变成妖怪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