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司马心机(一)(1/2)
次日平明,刘辟于大营前高挂免战牌。而后按着计划,教撤往汝南的第一梯队出发。
闻得连战不怯的刘辟竟是高挂免战牌,“老奸巨猾”的青年司马懿呵呵一笑,来找刘岱。
“主公,我料刘辟高挂免战牌必是有诈,其必在往汝南偷偷撤军,我们当派兵往其后袭之,以期将其主力聚歼于此!”司马懿谏刘岱到。
刘岱闻言,慢条斯理的回道:“昨日一战,刘辟重伤,黄巾军亦是胆破,今日怯战乃是必然之事。兵家有言,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昨日我军既是未能一鼓作气,拿下贼军,今日再战,将士必然要有懈怠。如此情况下,若是教黄巾军占得些便宜,使他们回落的士气再翻腾回来,岂不是大事不妙?故现下黄巾军既是不战,那我们便也乐得在此偷几日清闲,说不定老天还会派什么神将来助我破贼!此外,你说刘辟会逃回汝南,则是正合我意。刘辟要是敢躲回自己的王八窝,我正好去擒他这瓮中之鳖。”
司马懿闻言,对于刘岱将“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曲解,表示出极大的无奈和愤慨。
“没文化真可怕啊!一鼓作气和一战即胜并不是一码事啊!“
司马懿心中虽是不爽,但由于与刘岱上下级的关系所在,并未动怒(司马懿虽是年纪轻轻,但已是到得“喜怒不形于色”的境界。),而是说道:“主公,但恐贼军撤归城中之后,负隅顽抗,则攻城战一旦打得久了,于我军必有巨大损耗,故属下请一支人马,前去截杀贼军!”
刘岱闻言,摆了摆手,说道:“兵家有言,穷寇莫追,况且刘辟又不一定真跑,今日如此燥热,仲达便先回去休息吧!”
“没文化简直不是可怕,而是恐怖了!痛打落水狗的道理都不懂吗?瞄了个咪的!”
司马懿闻言,虽对刘岱猪一般的智商继续表示愤慨,但知刘岱主意已定,自己纵是再行苦劝,也是无果,司马懿只好出了中军。
司马懿刚出中军,迎面刚好遇见自己的大哥司马望。于是,司马懿急忙上前,与司马望说话。
“大哥,您快进去劝劝主公吧!”司马懿急切的与司马望说到。
司马望闻言,一脸的无解,问道:“劝什么?”
司马懿说道:“今日刘辟于营前高挂免战牌,我料其必是在偷偷往汝南撤军,但我劝主公发兵截击,主公却是不听,还请大哥进去再与主公说说!”
司马望闻言,淡淡的说道:“主公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想好了的事,是实难再改的。反正刘辟无论撤留,我们都是会胜,便也无所谓了!”
司马懿闻言,急道:“大哥,胜是胜,全胜和惨胜可不一样啊…”
未等司马懿再往下说,司马望摆了摆手,说道:“主公的主意已定,多说无益,二弟回去歇着吧!”
司马懿见司马望竟是与刘岱一样冥顽不灵,“唉”了一声,心道,“难怪主公这么信任大哥,他俩是真一个鼻子孔出气啊!”。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一定会问,《本纪》开篇之时,曾说司马望乃是一年少有为的智谋之士,怎么还不及司马懿,竟是连“全胜和惨胜”都不懂。
其实,司马望不是不懂,而是司马望不想全胜。
东汉末年,北方鲜卑,南部蛮夷,西北羌族皆是不平,各地又常有动乱,不说一场可谓“伤筋动骨”的黄巾起义,单说各地私自称王称霸的,幽州便有渔阳张举、张纯,长沙有区星等。
整体来说,“九州大地”未经太大战乱的仅有两个州地,那便是兖州和荆州。
然而十年不战的荆州,前者甫一出手,以一州之力竟不能胜宛城一郡之地,十万大军溃败不说,竟是将战火染及州内。得知此消息后,不得不让司马望心生忧虑。毕竟兖州也是十年无战了,再打起仗来会是什么样呢?
不想此次与汝南黄巾军交手,近二十万大军竟是为刘辟的四万人马死死的挡在了汝南界上,连汝南城什么样都没见着,这让司马望的心里更加冰寒。
为此,现下的司马望不想要一场靠别人的助力而得来的全胜,而是要一场凭自己的实力加上惨痛的代价拼来的“惨胜”。这样,兖州的上下人等才会从“美梦”中警醒,才会痛定思痛,才会重新奋发图强,才不会在这虎狼横行的“末时代”变成羔羊。而且身为兖州主薄的司马望清楚,凭着多年攒下的家底,现下的兖州莫说一场“惨胜”,一场“惨败”都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年轻的司马懿虽是少年老成,但还没完全到得老谋深算的地步。毕竟年轻人年轻气盛之下,能赢没有人会认输,尤其还是不该输的比赛!于是,司马懿离了中军,直接来至军中找自己的两个挚友中郎将朱灵和随军郎中王祥。
朱灵比之司马懿大着六七岁,王祥比之司马懿小着一两岁,但因司马懿为人奸猾,鬼主意颇多,故朱王二人与其结交之后,不分长幼,只以才能论之,推司马懿为首。
司马懿至军中将朱灵、王祥找来。朱王二人到后,王祥(比之三国中那些璀璨的明星,王祥可谓默默无闻,但后来能在司法严明的魏国成为太尉,却也是对其才的一种肯定!)先是问道:“仲达兄清早便找我二人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司马懿闻问,劈头盖脸的问道:“现在你俩加起来手底下能有多少人?”
朱灵、王祥闻问,皆是一愣,不过王祥马上反应过来,说道:“我手底下仅五百马弓手而已!”
朱灵则是说道:“我除亲随的两千五百步军外,事急还可调两千骑兵来用!”
司马懿心中一加,便即出数,说道:“好,五千人追袭逃散之军足矣!你二人这就急去调兵,速度一定要快,我们速速出营!”
朱灵、王祥闻言,更是吃惊,不知司马懿所谓何事。
司马懿见得朱王二人颜状,立即解释道:“今日刘辟高挂免战牌,我料其必撤军汝南,为使我军不于攻城时,损失过巨,我劝主公发兵截击,主公却是不听,故我无计,手头又是无兵,只好找你二人前来借兵!”
朱灵、王祥闻言,更是惊惧,朱灵道:“既是主公不同意,我们若是私自出兵,可是犯了军令啊!”
司马懿闻言,急道:“此举虽违军令,实乃救人之举,若是截杀刘辟成功,不知要救得我军多少将士的性命。此外,事后若是主公有所怪罪,全部算在我的头上;有功你二人顶着!”、
朱灵、王祥闻司马懿之言已然到得这个份上,知道若是再不答应,这朋友就没法做了。尤其司马懿说得亦是有理,二人便急忙各自前去招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