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刘备说岱(1/2)
严政将主意给刘备出定,刘备自是感激。本是欲留些金银给严政,严政坚辞不受,却仍是那句老话,只教刘备说动刘岱出兵汝南,逼王成介入纷争,从而拉王允下水,便是对他严政最大的回报了!
刘备又欲请严政往白马寺吃酒,严政仍是婉拒,说道:“我出来的时间已是不短,也该回去了,饭我就不同皇叔吃了。皇叔此来京城既是不想为外人所知,而今又有了好去处,还是早早动身吧!白马寺那个小庙,不见得便没有妖风!”
刘备闻言,点了点头,说道:“那刘备就再次谢过严兄的好意了!”
严政闻言,笑道:“助人乃快乐之本,更何况此互惠互利之事,帮皇叔就是帮我自己呢!”
刘备闻言,亦是一笑,说道:“那就心照不宣了!”
严政回了个“心照不宣,马到成功”,便即骑马离去了。
严政走后,刘备领着庞统关羽关平刘封赶回白马寺。
路上,庞统与刘备叹道:“这个严政不简单,确是聪明。”
刘备点了点头,没有回话。
庞统则是若有所思的问刘备道:“主公,我们要不要派些人监视严政?”
刘备闻言,问庞统道:“你是怕其为王成笼络?”
庞统回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刘备摇头道:“没有万一,王成和他不是一路人!”
庞统闻言,无语!
刘备一行回得白马寺,便即按着严政之言,匆匆上路,赶往濮阳。两日后穿过虎牢关,二月初便即到达了兖州首府――濮阳。
濮阳是名副其实的中原大郡,北临最是宽广、水流最为丰沛的黄河中段水域,有重要的黄河渡口白马港。无论是通商,还是用兵,白马港的战略位置都和与其隔河相望的冀州官渡港一样重要。为此,兖州也算把着中原与河北的命脉。而兖州牧恰恰又是这辈刘氏子孙当中的实力派――刘岱。
刘备虽曾治得平原,与濮阳也算仅有一河之隔,但与刘岱却是只曾闻名,未得机会见面。不过,刘备这皇族中的后起之秀将名帖递往兖州刺史府,刘岱接到之后,立即着人开刺史府正门,亲自往迎刘备。
英雄莫问出处,自是惺惺相惜,刘岱以贵宾之礼将刘备迎入刺史府会客厅。因刘岱比之刘备长了近十岁,故刘备以兄相称刘岱,刘岱自是呼刘备为贤弟。
刘岱不是傻子,知道早年刘备在平原为官时,都不曾来自己这里探望过。而今跑到天下的最南端建宁,反倒来自己这里称兄道弟,必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于是,刘岱便也没遮没掩,开门见山的问道:“听闻玄德老弟在建宁帮咱们的老族叔刘焉戍边,怎么得闲跑到我的濮阳来了?”
刘备看看会客厅内人杂,便说道:“小弟欲回乡祭祖,路过濮阳,特来拜望公山(刘岱字)兄。”
刘岱觉得刘备在和自己打哑谜,便即与刘备交头接耳,低声问道:“除了祭祖,贤弟可还有别事?”
刘备闻问,便低声回道:“确还有别事,请公山兄将无关之人屏退。”
刘岱闻言,倒是会做人,没有教会客厅内的诸多文臣武将退下,而是引着刘备往会客厅旁的小花厅而来。
因刘备将关羽关平刘封留于会客厅中,仅带庞统;刘岱也是紧让主薄司马望相随,连已出来仕官的兖州从事司马懿都没带。
到了花厅,落座之后,刘岱与刘备说道:“此间安静,也无外人,贤弟有话请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