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千古罪人?(2/2)
闻言之后,张济击掌大笑,盛赞贾诩之“毒”。而后,张济匆匆请贾诩写了给李?、郭汜的回书,交予李?、郭汜派来问计之人带回潼关。不过,可能是怕万一大事不成,将来事泄,累及自己,回书之中没有姓名落款。
一月末,据守潼关的李?、郭汜终于等来了张济的书信,其上曰:“王成之父王允曾言董公之跋扈,皆李?、郭汜、张济、樊稠四人之助。而今,董公困于?乌,王成所忌者仅你二人及我也。如今你二人若是与我各自逃生,则一亭长可缚矣。不若我们诱集本部军马,杀入洛阳。事济,则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
李?、郭汜读罢,便即遂信而行,先流言于潼关曰:“王成将欲行长安之事(马超在长安“大杀特杀”已然尽人皆知,罪名最终归于我的头上!),洗荡潼关!”闻者,皆自惊惶。
见效果达到,李?、郭汜复又扬言曰:“现今徒死无益,能从我反者,可得一命!”于是,潼关之内,众皆愿从,竟使守军骤增至十万!
于是,刚入二月,迫不及待实施“活命”计划的李?、郭汜便即留下两万潼关精兵和新招的两万守军,令部将王方李蒙统之,守备潼关。
李?、郭汜则先斩了前者去替我做说客的樊稠来祭旗(前者我只说待樊稠办成“劝降大事”后,要代百姓给其立块“长生牌位”用以敬拜,未想如今却是真的要立“牌位”了!)。而后,李郭二人自引六万轻骑分作四路,杀奔洛阳而来。声言欲要“杀外戚、清君侧”,朝廷震怖!
何进闻得潼关大军来袭,惊慌失措。于是,荀攸献策。
朝廷先是教河东太守王邑引本部兵马沿黄河直下,截击李?、郭汜;又密传圣旨往河东,以高官厚禄急速招安白波贼帅韩暹、李乐、胡才,教三人引军马去汇合王邑,组成“河东军”,共同来京城救应。而后,朝廷又急诏车骑将军、河南尹朱?引“河南军”前去同王邑等人南北夹击李?、郭汜。最后,朝廷又教骑都尉杨奉引京城御林军,出洛阳西六十里扎营,严阵以待!如此布置之后,何进还是觉得不妥,做好了随时退往虎牢关,去投奔自己弟弟虎牢关守将何苗的准备!
李?、敦汜自出潼关,“胡搞乱搞”,所到之处劫掠财物,**妇女,将老弱者杀之,强健者充军。临敌先驱民兵在前,名曰“敢死军”!贼势浩大,不日便已近得洛阳。
闻得如此之突变,真是教安坐于长安的我不知如何是好,一直要“以不变应万变”的诸葛亮也是始料未及,显得有些“手忙脚乱”。然而,我和诸葛亮实是不知,我们的狼狈乃是源自贾诩所赐。
而贾诩自己也想不到,他这一计,竟成为东汉分崩离析的最主要原因。至于东汉分裂后,那些因战乱徒死的生灵是否要记在贾诩的账上,我实在不好下结论。尤其这“千古罪人”的骂名是否适合贾诩,就要请各位看官自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