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围困?乌(1/2)
庞德斩了华雄之后,我教人割了华雄的脑袋送回西平,去祭潘凤。虽然华雄军仅余的那百十多人见华雄惨死之后,纷纷弃械投降,但我却没有再似前者“王者之心”时,对敌人手下留情。因为我知道,追袭的路上我没有多余的力量和闲功夫去“照顾”俘虏!于是,我挥手做了个“下压”的动作,那百十多人便在顷刻间被獒兵队给撕碎了!
大胜之后,群情振奋,我却想到了一个不太妙的问题。那就是前者“诱敌深入”时,我们的大军从街亭奔回西平仅仅用了半个月。现下董卓亦是“逃归”,则其跑得再慢,顶多也就二十天便能逃回雍州。前者我受董卓蒙蔽,放雍州军提前跑了两天。而今又因“华雄伏击”和“伏击华雄”,耽误了四五日。则我军要想在二十天内,追回损失的七天,真的只是存在“理论”上的可能了!为此,我对没能执行好诸葛亮的“完美”计划感到十分愧疚,我有点不想追了。因为我不知道追到雍州以后,见得诸葛亮,我该如何“解释”!
当然,气馁的想法是可以有,但实际中却还要“永不言弃”。为了将仅在“理论”上存在的可能变为现实,大战之后,我未教大军休整,直接引领众将士启程,往雍州方向赶路,将那一万五千人的华雄军暴尸在了荒野!
“功夫不负有心人”,紧赶慢赶之下,我军在追出街亭之后,于雍州境内终于追上了一股逃得较慢的雍州军,大概两万人,也仅仅有两万人。
因这两万人都是雍州军各部掉队落下来的人员,故虽有两万之众,却是一群乌和,在我追击大军的一击之下,便即四散,降者上万。
因为已到雍州境内,再想追到董卓的逃军已然没有可能。所以我留下了那上万降虏的性命,押着他们继续徐徐的向雍州腹地进发。
闻我由西平归来,早已同陈宫对逃入?乌的董卓形成合围之势的诸葛亮,派人送得信来,教我往?乌合兵。
十一月中旬,经过近二十几日的长途跋涉,我的追击大军终于到达渭水北岸,与诸葛亮驻于这里的六万凉州军会合。
见我军至,诸葛亮亲自出迎,未与我身边的黄月盈说话,先问我道:“成兄,别来无恙乎?”
我闻问,因为自觉“理亏”,所以感觉诸葛亮似乎是在“奚落”我,便即只点了点头,没有作答。
诸葛亮又问:“成兄追袭途中可还顺利?”
闻这一问,我身体微震。因为这一路谈不上“顺利”之外,还有不少“挫折”。不仅折了大将潘凤,还损了五千轻骑。不过,为了面子,当着众人,我还是没把这些“破事”说出来,只是含蓄的说道:“仗不好打,队伍不好带,我把董卓放跑了!”
诸葛亮闻言,呵呵一笑道:“成兄莫要挂心此事,我夜观天象,此时董卓还未当绝,将其放归乃是必然之事。况且如今董卓被困于?乌之中,已然是瓮中之鳖,形同死耳!”
闻得诸葛亮的“排解”之言,我心下稍宽,面露疑色的问道:“你会观天象?”
诸葛亮闻问,置若罔闻的说道:“此外,成兄仅凭八万西平军,却只教十八万雍州军逃回十万,已属不易!”
闻言,我说道:“我没问你这个,我是问你天象怎么个观法?”
诸葛亮见我这人最大的优点是“实在”,但最大的缺点却是“太实在”,便即黑着脸说道:“哥,有些话我就那么一说,你也就那么一听就算了,咱别太认真,行吗?”
闻言,我差点没笑喷了!“靠,诸葛亮原来不会观天象,只是故弄玄虚而已!哈哈…”
放下因为小小的“羞辱”了一下诸葛亮,而给我带来的“小快乐”,想到诸葛亮说董卓军仅逃回十万人的话,我有些惊讶的问道:“雍州军仅逃回十万众吗?”
诸葛亮闻问,不明就里的答道:“对啊,还被我带凉州军打伏击,消灭掉一万多。现在?乌城中,加上早先长安守将钟进所领、为公台先生设计所袭之后,逃入?乌的一万多长安守军,也就刚好十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