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智取长安(1/2)
钟繇之弟,长安守将钟进闻得钟繇喝命,急忙起身,向钟繇施礼说道:“末将在!”
钟繇正色道:“钟进听命,而今本太守令你即刻点齐四万长安守军,以两万天水军为前驱速速发往?乌。待到?乌,若是得了安定被围的确切消息,无须再作请示,即刻引军前往安定,与安定守军里应外合,聚歼凉州军。若是彼时安定已为凉州军所破,则你要紧紧守住?乌,莫使敌人袭了城池,断却董侯西征大军的归路!你可明白?”
钟进闻言,朗声说道:“末将领命!”说罢,便即施礼告辞,携着张辽出厅,去收整各部人马,准备出发。
“大计”定下,钟繇长舒了一口气,感谢了一下在座同僚们的“戮力同心”之后,便即教众人散了。散会之后,钟繇还特意留下定下“大计”的李肃说了一会话,复又关心了一下李肃头上“跌”出来的伤情。
待李肃被钟繇放归之后,李肃如实的向陈宫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情况。
陈宫闻得李肃的工作总结,点头表示满意,唯一有所担心的便是被“软禁”起来的郝昭。当然,对于李肃的“机智果敢”,陈宫还是有所提防,怕李肃有所“反复”,便即自那日起,便同吕布住在了李肃家,开始“运筹帷幄”之中。
且说经此次“安定事变”,加上张辽适时表现出来的“忠心”,两万“天水降军”被收回了盖房子用的锹镐,发还了武器,作为北上大军的前驱,翌日一早便即收整完毕,同四万长安守军一起出了长安城,往?乌方向而来。
前者“计安天水”之时,我曾说过,从长安往?乌城的距离,骑马不过一个白日,然而大军前行却要比骑马慢得多。为此,六万大军行了一天,也就才是骑马独行一半的距离。知道还要至少再行一日,钟进便也没有多“忠心激进”的连夜赶路,而是教大军于一处背风的土岗扎营休息。
此处土岗也并不“陌生”,前文我也提过,就是“马失前蹄”之时,马腾马休马铁父子三人遇有“羌人”伏击的那处土岗。因此处土岗接连天水一片广阔的原始密林,故相对狭长,再往前面是雍州广阔的渭南平原,身后则是长安的广大郊区。为此,此地算是个很好的伏击点,这也是为什么董卓选此处作为马腾葬身之地的原因。
不过,会“埋伏”的不光只有董卓,陈宫也会。在陈宫“先前”的授意下,作为六万大军前驱的“天水降军”才会控制好“步速”,在刚好到扎营休息之时,恰恰行至此路段。而如果钟进此时并不叫停休息的话,张辽必然也要找些“理由”,教大军就地扎营的!
当晚子夜过后,张辽李封找来手下天水众部曲将领,教各自归营通晓“天水降军”的每一个人知晓,“主公陈仓侯并未身死北平,现在正隐于西平,与董贼作战。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支持主公,我们必须夺下长安,而关键就在于今晚我们能够杀伤多少长安守军,所以请将士们人人用命,个个争先,勿要放跑一人!”。因“保密”工作做得好,本以为我已身死北平的天水军各部曲将领作为“降将”在长安客居的这些时日里,受尽了长安守军的“白眼”。而今听闻自己的“主公”并没有死,只是“战略”需要后,个个兴奋异常,振奋不已。在张辽遣散众人后,都争先恐后的回到各自营中,将这无比振奋人心的消息告知了手下人。
于是,是夜二更,“天水降军”在前;早些时候便已受陈宫之命屯于此地密林之中、早一日便得到长安大军出发、准备好伏击一切事宜的两万天水马步弓加上三千“陷阵营”在后,突入长安守军大营,开始两下夹击,杀人放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