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兴霸给力(2/2)
甘宁见两个呆若木鸡的小妾中间睡着的正是牛辅,便也好心,没有打扰仍在美梦之中的“太守大人”,只用雌枪在牛辅的心口一点,便教牛辅身归那世去了。而后,甘宁立即在腰间掏出常年所用的牛耳尖刀(曾为贼者,多有此物!),开始割起牛辅的脑袋来。
两个小妾刚见甘宁时还没反应,此时见甘宁用枪点死了自己的“姘头”,又用刀割起牛辅的脑袋,便都终于发出了一声凄厉的惨叫,屎尿一起被吓了出来,拉撒在床上,继而晕厥过去。
因为是急吓攻心,所以两个小妾晕得不深,刚晕即醒。此时,手脚麻利的甘宁已将牛辅的人头割下,仅给两个小妾剩下一个无头的尸身。见此情景的两个小妾,被吓得鼻涕眼泪一起从口中喷出,赤身**,连滚带爬的从床上跌了下来,身上还带着她们受惊排泄而出的秽物,弄得满屋子里屎尿味夹杂着血腥味,污浊不堪!
且说甘宁提头出来,正面迎上闻声赶来的两名牛辅亲随,没多废话,抬手连点两枪,送这两名亲随一人一个枪洞之后,便即出得私宅。此时,因为甘宁专心于诸葛亮交待的去西城接应之事,故没注意到远处正看着自己发呆的胡赤儿,方才教“小胡同志”还能再多活些时日。
见甘宁从牛辅私宅中出来,与甘宁一起守候了半日的亲随们迎了上来,将黄骠马的缰绳递与甘宁。甘宁将双枪背在背上,上马取了鞍鞯上的鸦足鱼鳞枪(此枪枪头似乌鸦的脚,分三个枝,中间的枝为枪头,左右的两个短枝是利刃,故此得名。不过,行家才叫得出这种专业兵器的名称,我这外行见了甘宁在马上用这兵器,只当是他把做水贼时用的鱼叉拿来用了呢!),一手提枪一手提头,往西城而来。
甘宁到得西城之时,赵云已然往樊稠府上去护诸葛亮韩遂了,西城守军及闻讯赶来支援的安定守军正自与凉州老军营及随后赶来的“打柴”部队激战,争夺西门的控制权。因为凉州大军驻扎城外,牛辅早就备有战略预案,对于凉州军可能夺城这件事进行了假想演习,对城中守军的各个将领都有安排。如今果然“出事”,虽然牛辅不在,但是城中各处领兵的将领便也纷纷按着预案来西城支援。这些雍州将领都十分清楚,凉州军八万,四倍于己军,若是守不住城门,教凉州军突入城中,那安定城便算丢了。于是,这些妻儿老小皆在安定城内的守将们便都玩起命来。这些将领手下的安定守军见主将用命,便也都个个争先。为此,两千凉州“老军”和一千来援的“打柴”部队被蜂拥而至的安定守军,打得渐落下风。
甘宁到时,见凉州军正不住的被逼往城外,心下大急。甘宁清楚,若此时夺不下城门,教安定守军将凉州军赶出城外,那想再进城就难了。于是,甘宁将牛辅的人头系于腰间,举枪连戳,点倒了身前数名拦路的安定守军,冲至城墙之下。而后,甘宁飞身下马,将鸦足鱼鳞枪戳在地上,拔出背后的雌雄双枪,往城楼上登来。登城的时候,也有不知趣的守军上来拦阻,不过是被甘宁在身上捅了几个枪洞出来。
到得城上,甘宁找了一杆军旗,扯去旗幡,将牛辅之头挂在了上面,高高举在空中,而后举声喊道:“安定守军听真,你家太守牛辅如今已然授首,人头在此,尔等若不早降,来日你们的人头便也会挂于此杆之上!”甘宁连喊三遍,收住了城下正打得乱遭遭一团的安定守军与凉州军的心神。
闻得甘宁之言,离城楼较近的安定守将及军士仔细观瞧旗杆上的人头,发现确系太守牛辅之头,皆是惊惧。在人群中与安定守军混战的杨秋张横侯选李堪四人闻言,却没心情去看甘宁所举人头到底是不是牛辅的。只听甘宁如此一说,虽然年轻但却经历了不少战阵的四人便都喊了起来,“牛辅授首,降者免死!”。四将身边惊挑细选出来的“老军”和“打柴人员”一听之下,士气大振,便也跟着四将喊了起来,“牛辅授首,降者免死!”。虽然经过一阵的拼杀,凉州军此时加起来已不到三千人,不过喊声在城墙附近激荡,倒有些回音,显得颇具气势。
本是占了上风的安定守军听得喊声,又有近处之人认出人头确系牛辅所有之后,便开始人心惶惶起来。毕竟“没头之雁不结队,无头苍蝇四处飞”,而今于此与凉州军纠缠的安定守军,就是在等牛辅的到来。未想牛辅的身子没来,头先却教甘宁邮寄过来了,安定守军便都像丢了魂一般,灰心丧气起来。
此消彼长之下,凉州军越战越勇,在要被逼出城外之际,又杀了回来。部分职卑位微的安定牙将裨将见局势已不为己方所控,便即抽身出来,速往家下取了妻儿,乘着安定城还未全部失陷以前,逃往城外。
见带队将军跑了,安定的军士们便也依样画葫芦的跟着跑了起来。如此“恶性循环”开始之后,西城守军便即“兵败如山倒”起来。突入的凉州军本着“穷寇勿追”的原则,没有追击,只是进一步加强对西城的掌控。以期后续的凉州大军进城后,再进一步清剿残余的反抗势力,从而稳稳的将安定城掌握在己方手中。
甘宁见西门事定,安定归于己方手中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便即和杨秋张横侯选李堪四将打了个招呼,便也往樊稠府上来看诸葛亮韩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