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佳节闲话(下)(2/2)
尤其,古人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此,一旦夫妻之间不能造出娃来,那便会成为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古人讲究的“三妻四妾”,除在徒享乐之外,往往也是为了传宗接代。
然而“不孕不育”的原因若是女方的话,“三妻四妾”必然能够解决问题。但是怕只怕问题出在男方,那可就纵是有**佳丽三千,也只是全当摆设用了(桓帝不就是无子,方才引灵帝入继为子的吗?)。故此,为了解决这一男方生出的矛盾,便即随之产生了不少“送子娘娘”庙来。
这种“送子娘娘”庙内,往往养的多是“精壮”的和尚。女施主只要初一、十五的照例去上一次,不出半年,肚中必然会有“消息”。
然而董氏不间断的去了大半年,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于是,以我作者的角度看来,董氏是个不会下蛋的“铁母鸡”,牛辅想给牛家传宗接代,便只能靠其养的那两个“小三小四”了。抑或牛辅与董氏夫妇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两人都不能生养也未可知。
看到这里,一定有些朋友觉得我写的这些东西有些“乌七八糟”,把眼给打了,说天底下哪会有这样的“佛门净地”?
然而我却想要辩驳一下!毕竟,“存在的,便是有道理的”,这些“子乌虚有”的事情不是我凭空编出来的,而也是我听说的。想来为了社会的安定,家庭的和谐,这样的“送子娘娘”庙在古代来说,是有一定必要的。总比因为男方的缘故,使女人生不出来孩子,最后男方反倒怪罪女方,将其休掉再娶,致被休的女方认为自己是下不出来蛋的“铁母鸡”,羞愤自裁的好!为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送子娘娘”庙也算积德行善了!
还有,您也许会说,我在编排人家董卓的黄花大闺女董氏。人家董家的大家闺秀,去的肯定是“正规”的大庙。
那么,我便要把一段作为证据的对话拿出来,这段经典对白也曾被引用在《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中。
“你跟我说清楚,到底发生什么事啦?”
“我说过了,牛夫人!”
“噢…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了,叫人家牛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