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将计就计(1/2)
且说樊稠押粮到得董卓大营之后,当日便被董卓派归安定,继续催粮。
是夜,马韩联军的中军大帐之中,马超、韩遂、诸葛亮等文臣武将照例挑灯夜议。话题也无外乎粮草之事,只是比之雍州军的旧粮充足、新粮又至,马韩联军却是存粮已然不多,补给又迟迟未到。这一状况教众人愁眉不展,诸葛亮亦是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感觉。
正在大家踌躇无计之间,忽有小校进来报说,适才有人往营**了一封书信。说完,小校便即递与马超一封书信。(虽然韩遂是长辈,但是此次西平军与凉州军合兵一处,毕竟实际目的是为马腾报仇。为此,中军大帐设在了西平大营之中,且主帅虽然没有明说,但实质上也是马超。因此,小校方才把拾来的信件递与马超。)
马超接信在手,当先入目的便是,信封上的“韩遂贤弟亲启”六个大字。见得这六个字,马超迅速把眼往下瞄了瞄,见落款是“雍州樊稠”。看完这一共十个字的信封后,马超皱了皱眉,将信递与了身边的韩遂,没有说话。
韩遂见马超把信递向自己,惊异的接过书信。待看罢信封,韩遂有些迷茫,不知此时樊稠来信何为,而且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送”进来呢?于是,韩遂立即撕开信封,抽出信件,打开来看。不看还好,看罢之后,韩遂破口大骂:“放屁!放屁!一派的胡言!”骂罢,韩遂便欲将信撕了。
韩遂看信,马超一直在旁边冷眼观瞧。见韩遂欲要撕信,马超用左手一把叼住韩遂的腕子,紧接着右手将信夺下。夺信之时,马超还“平静”的说道:“信中何事?教叔父大人如此着恼,待我观之!”说罢,马超展信来看。
不看则可,看罢信件之后,马超怒目而视韩遂。此时,韩遂气得面色铁青,恼怒的说不出话来。
诸葛亮见状不妙,慌忙从马超手中接过书信,打开来看。只见信中言道,“贤弟,近来安好?不知当初所定之计,进展是否顺利?而今王成确死北平,想来马超已然方寸大乱。贤弟不应再有犹豫,当乘此时取了马超之首,退返武威。我家主公仁厚,言只要贤弟退兵,便即既往不咎,雍州凉州两家和好如初。如此,贤弟不仅可保凉州无虞,还可乘机收回久失在外的西平!请贤弟审之度之,并慎行之!愚兄不再多言,期不久之将来,我们于西平共饮庆功之酒!”
诸葛亮看罢信件,哈哈大笑,叹道:“好毒计!”
马超韩遂闻叹,转脸看向诸葛亮,诸葛亮说道:“此乃反间计!此举必是董贼想乘成兄身死,我军军心不稳之际,混淆视听,欲教我军内部生乱,其好从中取事。董老贼老老实实的在这里与我们空耗数月,我还以为他是无计可施,没想到却是在蓄势待发。不想甫一用计,便用此毒计,欲置我军于死地!”
马超闻得诸葛亮如此说完,仍然有些似懂非懂,还是将信将疑的看着韩遂。
诸葛亮见状,又笑了笑,而后给马超解释道:“此信破绽有二。一来,若是韩叔父真与樊稠私通,定计欲图西平,那此事必然了然于韩叔父和樊稠之胸,何必再于信中重提?如此写法哪有密谋定计的味道,分明是要旁人知道的吗!二来,信中之事若是为真,重大程度不言而喻,偷偷把信送来都还教人提心吊胆,董贼岂会笨到明目张胆的将信射入我军大营之中,而且竟然还会射错,不往凉州大营射,却射到西平大营来!这分明是董贼故弄玄虚,欲教此信为孟起兄所得吗!”
诸葛亮说罢,马超仍是将信将疑,韩遂却是心下大宽。而后,计上心来的诸葛亮教人立即往女营把我请来。
知有要事,好的和亲姐俩一样的马云禄和黄月盈(黄月盈是女人,住在女营之中自然方便许多。尤其有黄月盈在,我和马云禄探讨兵法时,也不用老找诸葛亮答疑了!)随我一起从女营出来。
到得中军大帐,我见座上的马超韩遂脸上都是变颜变色,心知不对。于是,我拿眼去瞄诸葛亮。
朝夕的相处,已然让我和诸葛亮有了一种默契。尤其与聪明人交往,只要你不用脚后跟想事情,基本上不用费什么脑力。诸葛亮见我拿眼瞄他,便即会意,将那封“樊稠之信”递与我看。
看罢信件之后,我看了看诸葛亮,诸葛亮冲我点了点头,我便知道此信乃是董卓在用反间计了。
而后,我本欲出言说教马超,抚慰韩遂。不想,诸葛亮却当先说道:“既然董贼设此毒计,欲使我军内乱。那我们便将计就计,顺便解决一下我军的粮草问题!”
我闻诸葛亮言,知道这哥们终于要出手了,便急问道:“怎么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