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生死难测(1/2)
夜议后的第二天,准备妥当的甘宁郝昭程咨便即赶赴北平,实施“计划”;我则只带着诸葛亮赵云潘凤许汜,打扮成羌人模样赶赴街亭,投往马超韩遂的联军大营。
因为在董卓露出败象以前,我都要以“死人”的身份出现。而为了让我的“死”更加可信,跟随我在河北征战多时的吕布高顺臧霸侯成魏续宋宪,也要和我一样诈死,所以都没有跟来。
虽然吕布众人回来时,是大白天的高调进城。不过,好在陈宫为了配合张辽实施反间计,不好教吕布他们露面,间接证明我还活着。只是教吕布他们各自蜗于自己的府宅之中,不得随意行动。所以,见到吕布众人的就算见到了,而没见到的就算没见到。因此,吕布昨晚没在大堂。
夜议后,我还是特意去看了已经睡下的吕布,并告知为了配合“大计”,他还要继续蜗于天水。当然,有仗却不叫他打,对吕布这样好勇争胜的将军来说,是最痛苦的事情。然而,跟在我这样一个“无欲无求”的人身边久了,吕布的性情也变得平和了许多,并没多说什么,而是以大局为重,服从了安排。
不过,跟我一起去见吕布的诸葛亮,还是给了吕布一些“安慰”。说是现在不教他打,是为了将来让他大打特打做准备!
长话短说,闲言少叙,往街亭路上的吃喝拉撒睡,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什么?你说我已经在说废话了?那咱们就要理论理论了!你说我几时说过废话?
……(读者无语中)
看不下去的小编出来说话,“作者先生,我们老板说了,以后你要是再写这类废话,都不算在正文以内,不给稿费!”
……(作者无语中)
到得马超董卓位于街亭的战场那天,是个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下午。
在这样一个暖洋洋的夏日午后,本该坐下来喝杯嬷嬷茶抑或美美的睡上一觉。但是马超和董卓显然都没这么好的心情,战场上搏命厮杀的马韩联军和雍州军,卷起了漫天的黄沙,使风云皆是有些变色。
因为是白天,诸葛亮“照例”让我们隐在距离战场不远的一处山脚下,葱郁的树林将我们的身影淹没在一片绿色之中。
都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话一点不假。同是看眼前的“血战”,我和诸葛亮看的却有些不同。
诸葛亮是看兵势,从兵势中,猜测两军这些日子来的战况;我则只是带着看戏的心态,哪里打的热闹好看,便看哪里!
因为眼神超好,虽然相隔较远,我还是能看清战场上每一个角落里,任何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在乱得好似一锅粥的厮杀之中,我找到了马超、庞德、程普、韩当,不过真正吸引我目光的却不是他们,而是另外一员骁将。
这员将一身羌人打扮,手中舞着丹凤朝阳刀,头顶的熟铜金盔上镶着一颗鹅卵大小的“东珠”,怎么看,怎么都像我从二十一世纪带来的那些“假冒伪劣产品”。东珠周围散落着一簇簇的“帝女花”,让这骁将和这战场显得那么不和谐!
帝女花:汉朝时期,少数民族不断崛起。面对游牧民族的不断挑衅,有的执政者们选择了战争,有的则选择了“和亲”。
在漫长的“和亲”道路上,不知道走过了多少位公主。其中有一位公主深得其父皇的喜爱,本可不去“和亲”,然而为了民族的大义,百姓的安康,公主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西行之路。
走在贫瘠的西北荒原上,公主所能见到的唯一色彩,便是生于荒原上的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小黄花。对美好生活充满无限憧憬的公主,甚是喜爱此花。于是,公主便命随行之人采了小黄花的种子,送回了京城,种在了御花园中。
公主希望这些来自西北的小黄花,在京城开花时,父皇会像看到身处西北的自己一样开心。
然而梦想是美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正像鱼儿离开了水活不长,小黄花的种子在御花园中,没能发芽开花。公主也是没能在西北扎根,不久便即病逝了。
皇帝闻知公主的死讯后,痛心不已,立刻踏上了西巡的道路。当皇帝终于在西北荒原上,看到公主希望他能看到的那些小黄花时,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潸然泪下。泪眼模糊中,皇帝哽咽着,给这没有姓名的小黄花赐了名――“帝女花”!
看那骁将面目清秀,尤其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十分漂亮,可惜的是眼中充满杀意,眼睛的主人正在舞刀斩杀雍州军。
不过,如将这员骁将眼中的杀意去尽,代之为童真的话,他倒很像一个人。啊,不,不应该说是像,应该说就是。“呵呵,没想到这孩子竟长这么大了,只是孟起为什么要让个女孩子家上战场呢?”我心里这样想着。
一下午的血战在旁观者来说,并不算漫长。毕竟,看别人打架,要比自己亲自去打舒服的多。天色渐暗,马超董卓没有继续挑灯夜战,各自扔下上千具尸体收兵回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