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张辽跣足(下)(2/2)
第一个照面,张辽便即举起凤嘴刀,“直劈斜砍横推”的砍出“连环三刀”。而马超也未食言,确实“让”了张辽三招,仅是绰枪“挺举叉挑外挡”,防住了张辽的一马三刀,未作还击。
待第一个回合过去,二人真正拉开架势之后,马超便即显露出杀神本色,舞动镔铁大枪,开始进攻,真是“枪枪夺魂,招招致命”,迫得张辽只能改打防守反击,不过有几枪还是险险要了张辽的性命。多亏张辽也是三国兵器谱上排列靠前的名将,尤其张辽见马超下了死手,便也不得不和马超拼起命来,否则早已命丧当场。
于二人不远处的雍州军中观阵的董卓李儒众人,都为眼前的“张马大战”所震撼。尤其李儒心中纳闷道,“我虽不懂武功,但看此二人争斗,分明是在以命相搏。若说他们是在演戏,那演得也真是太专业了一点!”。
正当李儒想到此处,已同马超斗了五六十个回合的张辽心想,“若是再这么打下去,我和马超即使不死一个,必然也会有一人重伤。相信现在戏已演足,还是见好就收吧!”。想罢,张辽借着又一个回合过去,自己的马头朝向雍州军本阵的机会,便即败将下来。
待马超拨马回身,准备再战时,发现张辽已然败走。从马超和张辽已然拉开的距离上说,马超是根本追赶不上张辽了。为此,马超明白,张辽不是诈败诱敌,而是真败。照理马超此时便可庆祝首战的胜利,然而此时杀神附体的马“孟起”却杀心“猛起”。觉得留张辽这样一个对手在董卓阵中,于自己的报仇大业十分不利的马超痛下“杀招”!
看着张辽跑远,马超不慌不忙的将大枪挂于马鞍之上,从背后拾起宝雕弓,抽出狼牙箭,催动汗血宝马,用“飞射”弓法向张辽的后心射出一箭。
前者与鲜卑联军对战时,我曾说过“飞射”这种恐怖的弓箭技法。基本上按这种技法射出来的箭,可以当半自动步枪使。然而这种步枪换到了马超手里,明显的变成了“M4A1狙击步枪”!
当脱却了与马超的厮杀,有些“虽败犹荣”味道的张辽放松下来,一手提刀催马,一手拽起战袍,擦拭脸上的汗迹。不想此时,忽闻雍州军阵之中的李封大喊:“文远兄,小心箭!”
就在李封的声音传到张辽的耳朵里时,张辽同时听见了背后的金风作响。因为李封和马超相对于张辽的距离差不多远,所以马超的这一箭是不是射出了音波的速度(340米/秒),竟能和李封的“警示之声”一起迫近马超,已然无法查证。
但是“声到箭到”,已然避无可避的张辽,还是凭着武将的“第六感”,下意识的向一旁带了一下马头,伏身在马背之上。
张辽如此动作之后,虽然这一箭没有按马超“射想”的那样命中后心,但却射在了武将身上防护最弱的“软肋”之上。
何谓软肋?就是肋骨到胯骨之间的那一段无骨精肉区。因为是精肉,且精肉之下便是内脏,所以此部位比较害怕损伤。但是若于此处加重甲的话,会让武将觉得很不舒服。尤其纵马抡刀时,都要靠这部分的“腰眼”位置发力,如果加持太多禁锢,会大大影响作战时的武力发挥。于是,聪明的铸甲师们便发明了薄薄的链子甲作为内甲,并将外甲在软肋位置上的两块大铁片,换成了坚韧的熟牛皮。这样,即让武将们得以活动自如,也未使防御力下降多少。但是这种甲胄对弓箭的防御力却偏弱,毕竟同是血肉之躯做成的牛皮护腰,也是难抵金器之利。
张辽中箭之后,那种钻心的疼痛袭遍全身,身体出于对主人的保护,驱使着张辽昏厥过去,以免主人被疼死。但是张辽知道纵是再疼,也不能昏厥。因为昏厥之后,一旦落马,为马超追赶上来,便一点生还的机会都没有了。于是,张辽伏在马背之上,死死的拽住马的鬃毛,待闻得李封的声音近在咫尺之后,方才将眼睛闭上,沉沉的昏死过去,以好让自己忘却疼痛。
待李封不停的喊着“文远兄”,与赶上来的其他人将张辽托下马送往医帐时,对面的马超大军已然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仿佛这场战争仅凭这一仗,便已分出了胜负一般。董卓脸色几变,骂了一句,便即收兵回营。马超也未再做过多纠缠,得胜而归。
董卓收兵回来,带着李儒往医帐查看张辽的伤情。待至医帐,一股刺鼻的药味和血腥味扑面而来。张辽扒在病榻之上,背后的衣甲已被割开,箭已被拦腰折断,但箭头还插在身体里面,伤口经过处理之后,已然不再流血。
李儒看了看,箭头插得很深,不过好在位置和角度还算“理想”,处理得当的话,人还有救。
似李儒这个级别的智谋之士,基本都是博学多才,触类旁通,所以没事翻看过不少医书的李儒知道,受此箭伤的张辽还算比较幸运的。当然这种幸运完全来自张辽中箭之前,那下意识的一躲。
从位置上来讲,张辽中箭的位置往上偏一点,便会钉近肋骨;而往左偏一点则有可能伤及椎骨。钉进肋骨的话,对于三国时代的外科手术水平来说,起箭的难度将成几何倍数增加,纵是取出箭头的话,也有可能将伤者疼死或者伤及伤者的内脏。伤及椎骨就不用解释了,轻者半身不遂,重者终身瘫痪!
从角度上来讲,如果是垂直射入的话,就箭头的深度来说,肯定已然射穿了精肉区,伤及了内脏,对于脆弱的心肝脾肺肾来说,一旦受伤,继而内出血的话,在三国时代来说,随军郎中可以摇一摇头,让伤者的亲近之人决定是让伤者继续受苦,还是痛快的给他们补上一刀!但由于张辽中箭前下意识的一躲,使箭头射偏了一些,斜着进入到张辽体内。尤其在对伤口进行简单处理后,没有再继续往外流多少血,说明内脏没有事!
而今,治疗张辽的难度在于,狼牙箭箭头之上有无数倒钩一样的小刺,一旦射入肉里硬往外拔的话,会带下很大一块皮肉。就张辽中箭的深度和位置来看,硬拔带下来的皮肉可以用斤计算,更有可能伤及内脏。唯一安全可靠的办法便是割开皮肉,将箭头取出,但这样做却需要冒另一个风险。就是因着箭头的深度,所割开皮肉的深度和长度都不会浅了。对于没有抗生素的三国来说,手术之后,伤者的伤口会不会感染和需要多长时间愈合,便只能一看伤者自己的体魄;二看老天开不开眼了!
当急得满头大汗的两位随军郎中不知道是该硬拔,还是做手术取箭为好之时,看出端倪的李儒上前说道:“两位先生割开伤口取箭吧!这样,张将军活下来的几率大一些!”两位郎中闻言,好似得了“圣旨”一般,立即照做,并向李儒投来感激和仰慕的目光。
待两位随军郎中给张辽做完了取箭手术,将伤口包扎完毕。董卓留下李封照看仍处于深度昏迷的张辽,携着李儒出到医帐外面,有些嗔怒的问道:“李儒,你看张辽像是来诈降的吗?”
此时的李儒真是无话可说了。若张辽来此,行的确实是反间计,那张辽与马超那场生死相搏,便已有足够的分量证明张辽对董卓的“忠心”了。而在大战过后,为了博取董卓的信任,又加上一计――苦肉计,就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了。尤其这苦肉计使的真是太到家了,做计的本体――张辽能不能活下来还两说,就别提张辽还能不能行卧底之事了!
董卓见李儒不说话,便又大声问了一遍。李儒有些无奈的说道:“泰山大人,可能是我看错了!”
董卓闻言,“哼”了一声,甩袖离去,将李儒丢在医帐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