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隔空拆招(2/2)
不难想象,本就势大的雍州大军在“替天行道”的鼓舞下,必然可以先攻天水、再灭西凉、最后据有凉州。到时,陇上终归一统,董卓得到的不只是地盘,还有名声!
好计!好计!好毒计!此计不在许攸替袁绍所设的“连环计”之下,想来必是出自李儒之手。怪不得董卓连拉拢马腾的废话都不愿意说了,有这一石二鸟之计,“死马腾”比“活马腾”更有利用价值!
陈宫看罢信,心中郁闷,踱步走到屋外,向东北方向望去,叹了口气,心说“主公,你食言了!说好一年为期,如今你可知已然逾期两个多月了吗?现在的陇上之势不比河北差到哪里,如果您再不回来,我们就要有覆巢之危了!”。然而陈宫不知道,此时的我正在准备“初出首捷”这一关键战役。这仗打好了,辽东自此得安;打不好,北疆国土尽丧!
叹完了气,想罢了我,陈宫觉得怎么也要给我这堂堂的陈仓侯留个安身之所。于是,陈宫便将前后之事思量再三,心说“好!我就把鼻子和嘴都堵上,这个屎盔子我戴了!”。想罢,陈宫叫人去把我留于天水的文臣武将,统统召集到了天水大堂之上。
待众人齐聚之后,陈宫将董卓的来信读与大家知晓。
众人闻后大惊,庞德不敢置信的抢到陈宫面前,将信夺下,仔细的又看了一遍,抱着一丝希望的问陈宫道:“先生(虽然陈宫实质上是天水的太守,但是名义上还是我陈仓侯的客卿。而我对陈宫的尊重大家有目共睹,所以大家都客气的叫公台为先生。),这会不会是董卓乘主公不在,用计诈我们?”
陈宫摇了摇头,说道:“这么大的诈局太容易被揭穿了!董卓不是傻子,没必要费这些闲劲,看来马老将军已然归天了!”
庞德闻言,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哑着嗓子对陈宫说道:“先生,我要回趟西平。”
陈宫不难猜出庞德回西平的目的,无非是与此时同样气急败坏的马超一起出兵讨伐董卓。但是这么做的话,却恰恰中了董卓的奸计!
虽然马腾死于长安境内,但却是“羌匪”所为。而且据“目击证人”证实,这股羌匪是往天水方向逃去的。所以马家的人要找人报仇,也该往天水或者羌人那里去找。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马腾之死乃是董卓所为之前,贸然发兵长安,不是复仇,而是侵地。董卓出兵迎击,便是保疆。即便将来董卓大兵乘势去袭西平,也只是“防卫过当”而已!
陈宫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陈宫知道我把他留在天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陇上的形势不致恶化。但是现在的形势已然出现了恶化的迹象,陈宫只能尽力去维持住现在的这个局面,不教陇上之势“病入膏肓”。
另一面,陈宫也企盼我早日归来。那样,大家也许还都有救!所以陈宫淡淡的对庞德说道:“令明,西平你是一定要去的,但是在去之前,先听我把话说完,你先坐下吧!”
庞德闻言,知道陈宫的这番话必然不会简单,便即又坐回自己的位置之上,等着陈宫训话。
陈宫看庞德坐回了原位,看向了自己。众将也同样用期盼的目光询问自己的意见,陈宫便开口说道:“马老将军之死,不难猜出是董卓一手所为。但苦于现在还没有证据,所以这口黑锅才被董卓砸在了我们天水的背上。然而此时实是无计,我们便也只能认背了。毕竟他董卓的四十万大军敢来我们天水境内捉凶,我们天水的四万人马却不可贸然往长安擒贼。为此,我们就承认马老将军的死是羌匪所为,而且这股羌匪确实出自天水。而出现这股羌匪,也着实是我陈宫治理不善的缘故。但是这个‘凶’却轮不到他董卓来捉,我们天水有自己的部队;而我这个代执政也用不着他董卓来责问,诸位将军可在主公回来之前,自推一位新的代执政。如此,便可掩了董卓出兵天水的口舌。”
说到这里,陈宫起身来至庞德面前,对着庞德深施一礼。庞德慌忙起身还礼,陈宫继续说道:“令明,你一会即刻赶赴西平。此去,我代主公求你,不要随马超起兵西凉,攻伐长安,而是要劝解马超,隐忍一些。因为雍州势大,非是硬拼所能图之。如若贸然前往,一击不胜,教其反戈相击,那就得不偿失了!尤其现在马超必于盛怒之中,遇有突发情况必然不能冷静思考,往征长安必然自取灭亡。当然,也不是真就把这口恶气生生吞下了,只是我们要等一个人回来,那个人便是我们的主公。从‘忽悠曹操’时,于北尉府初见主公,我便能感到主公身上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明明让你觉得他凡事都置身于事外,但他所走的每一步,又都让你感到那么的举重若轻,那么的不可思议。而今陇上之势,欲图董卓必须整合凉州、西凉、天水的力量,然而能够整合这三股力量的不是韩遂、不是马超、更不是我,只有主公!所以在主公回来以前,我恳请各位同僚膂力同心,尽力保持住这三股力量!”说罢,陈宫向在座的众人行了一个罗圈揖。
众人闻得陈宫之言,纷纷起身还礼,口中称是。他们终于彻底明白,为什么我会如此尊敬陈宫了!
我很庆幸,没有把陈宫一起带往辽东。不然也许我复回天水之时,陇上可能已然尽归董卓之手。而有陈宫在此“见招拆招”,方始我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当然,陈宫凭借他出众的大局观和厚重的长者风范,在后来的“秦”势力当中,威望甚至盖过“二号人物”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