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北平无奈(下)(2/2)
公孙瓒闻言,摇了摇头,说道:“敌军势大,必因前者之事,严防我军偷营,不可轻出犯险。我们再守两日,看看袁绍会否露出破绽。”
闻言,众人默然。我看诸葛亮也是低头无语,知道看来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是夜,太守府中一阵混乱,我急忙起身往公孙瓒的内宅寻去。路上,拽住一个疾跑的小校问道:“你可知此间发生了何事?”
小校答道:“禀侯爷,主薄关靖引了千余守军出北门,往东城的袁绍大营方向去了,想来是去投降了!”
我闻言,低下了头,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进到公孙瓒的卧房,看到公孙瓒穿着内衣,坐在椅子上低头皱眉,左手握紧了拳头搭在桌子上,右手无所适从的放在腿上。
不一会,东城方向闹轰了有一顿饭的功夫,接着有小校进来报告:“主薄关靖引千余敢死军去往袁绍处劫营,不想全军覆没,关主薄冲阵而死!”
闻言,公孙瓒松开了左手,冲小校摆了摆,教其下去。而后,公孙瓒让我回去休息,自己则仍是落寞的坐在桌前。
看着公孙瓒的眼眶子充血,我知道流着血泪的不只是眼睛,同样有心。因为关靖是和公孙瓒征战了一生的兄弟,他俩的关系不亚于我和陈宫。
其实在知道关靖出城之后,我便想到了关靖必死的这个结果。只是我和关靖一样,都还是抱着那么亿万分之一的希望,只因我们都不愿意输,也不甘心输!
第五日的攻城开始之后,北平守军仅余两万多人。在强攻大半日后,袁绍仍然没有退兵的意思,看来破城就在今日了!公孙瓒见大势已去,教我把助其守城的众将撤回,又把公孙续和赵云叫下城来,与我等众人一起回转太守府中。
到得议事厅,公孙瓒叹道:“我征战半生,终据一地,奈何袁绍可恨,欲要图我。故而从中作祟,设计于我,教我沦至此步境地。然经两年苦战,我发现此乃天欲亡我,非是袁绍小人之能。既然天意若此,那我也不想再久恋于世上。然而我漂泊一世,仅得一子。续儿命苦,年幼丧母,而今刚刚成年,我实不忍带着他‘走’。所以,我想请你把他送往襄平寄养,教我世侄公孙康照顾好他!”说罢,公孙瓒爱惜的抚了抚公孙续的头,而后把公孙续向我推来。此时的公孙续已然跪在地上,抱着公孙瓒的大腿泣不成声。
再次见到生离死别的场景,我心中难受依旧,对公孙瓒说道:“公孙叔父你放心吧!我必然会将续弟送往襄平,教公孙康好好照顾的!”
公孙瓒闻言,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赵云,又对我说道:“子龙乃是不世出的神将,我不想教其留下与我陪葬,也不想把他留给袁绍。自子龙从襄平归后,总是闷闷不乐,而自你来北平这几日里,他倒有了精神。看来他对你倾心仰慕,所以你就把他带走吧!说不定将来袁绍作祟,你代朝廷兴兵讨伐,子龙会是你极大的助力。如果苍天有眼,真的讲求因果报应,那就教子龙杀死袁绍,也算我公孙瓒手刃仇敌了!”说罢,公孙瓒拍了拍赵云的肩膀,赵云向其躬身施礼。
而后,公孙瓒又立刻说道:“好啦,王成,敌军随时都有可能破城,你带大家速速往西门出城,去投襄平吧!”
我知道事急,不再废话,带着大家向公孙瓒施了一记全礼。而后,我教高顺臧霸拖起地上的公孙续,往太守府外上马,从西门逃出城去。
公孙瓒待我等走后,叫一心腹小校往城上通知所余守军投降。而后,公孙瓒提剑自往内宅,杀了妻妾之后,就于太守府内放起火来,**其中。
那名心腹小校乃是一名白马义从,遵从主命,上城通知守军投降之后,便即自坠城楼。见状,效之者甚巨。其中,白马义从全部自坠城下而亡。后人有诗赞公孙瓒和白马义从道:“白马公孙据北平,义从悉数三万名。百战沙场皆不殆,坠城追侍瓒公灵!”
远远跑出三里之外,闻得北平方向欢呼雀跃声雷动。回头望去,“城头变换大王旗”。公孙续见状,摔下马去,往北平方向俯伏在地,痛哭流涕不止。众人见状,无不伤心,我心中酸楚,木讷的望着北平发呆。
诸葛亮看着城楼上飘起的“袁”字大旗,眼中充血,恨恨的道:“袁绍贼子为据河北,不惜用计教外族侵我大汉,伤我军民。我孔明恨不能生啖其肉,若他年不能报得此国仇家恨,我孔明枉来世上。”说罢,诸葛亮调转马头,往襄平奔去。
我闻诸葛亮恨言,心中稍快。又见诸葛亮收起悲伤,第一个踏上“复仇之路”,便教高顺臧霸扶公孙续上马,往襄平方向追诸葛亮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