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黄公传人(1/2)
黄亏听诸葛亮说完之后,看向自己,便即会意。从怀中掏出一本发黄的古书,就于桌上打开。众人也是会意,围拢上来。
黄亏便首先打开一页,只见上面画了一把奇怪的锤子,后面密密麻麻的又画着些小图和文字,想来应该是制作和使用锤子的方法。
我与众人看后,脸现不解,黄亏便即解释道:“此大锤名为‘食墩’,乃是战国时,秦国用来破赵国铁骑兵的利器。此锤以木为柄,以大石为头。但因石头脆硬,遇力易碎,所以便在大石两端各加置一木块减震。经此法改造之后,使大锤更有借力打力,隔山打牛之效。自今日起,我们每日于城上洒水,待城头凝结成冰之后,鲜卑的飞索必然不能牢扣于城墙之上,再用此锤敲击飞索爪钩,便可借攀城之敌的体重,将飞索砸下!”
我与众人闻言,皆是大惊。黄亏没有理会我们的惊讶,而是又翻开了一页。只见此页上边画了一个奇怪长相的皮囊,黄亏便又解释道:“这个东西叫‘大肚箩筐’,乃是极北寒地之人冬日盖造冰房之物。以动物毛皮按图上所示规则缝制,制成之后,将水装入,不出半个时辰,其内之水,便可结成冰砖。而后,将皮囊倒扣,冰砖便可完整滑出。如此,我军不必再愁缺少守城用的滚木擂石,有水即成!”
我和众人闻言,继续大惊,基本上嘴都已经张大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而当黄亏翻开第三页的时候,我比之众人更加的惊讶起来,上边画着一把“盒子弩”!
黄亏继续解释道:“因此书年代久远,此弩的做法和解释有些已然看不太清楚。此图是我和孔明兄细加研究,又自行改进方才完善的,故将其称为…”
未待黄亏说出,我当先抢言道:“诸葛连弩?!”靠,太夸张了吧!
黄亏看了我一眼,并没有责怪我抢言将其打断,而是说道:“对,就是诸葛连弩!此弩附带弩匣一个,内装十矢,故可连发。用此弩守城,若敌不是同时有四五人登城,则一人可凭此弩守住一处垛口!”
众人闻言,皆是听得呆了,将嘴都张的老大,好像上牙堂要顶到天,而下巴却要贴到地一样。众人不知道眼前这犹如神仙一般变出法宝的两个小娃娃,到底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因为我在三国的凭空出现,也是让世人琢磨不透!
在震惊之余,众人慌忙向诸葛亮和黄亏施礼,各自检讨轻视二人之过。而后,公孙康借得黄亏的《黄石公机关图》去COPY图样,速寻城内所有匠人开始制造三样法宝!公孙恭则给诸葛亮和黄亏各自安排了休息的地方,但没想到他二人因为“关系”太好,偏要住在一起!于是,我便随诸葛亮和黄亏往他们的住所说话。
为了打开心中的疑问,我进门落座之后,便即问黄亏道:“黄亏贤弟,不知你家是如何得到《黄石公机关图》的啊?”
黄亏看了看诸葛亮,说道:“黄石公乃是我家祖上之人,我家乃是黄石公的后人,这《黄石公机关图》自然是我家的传家之宝啊!难道孔明兄未曾与您说过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