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襄平之势(1/2)
待至北平大营之中,我请公孙瓒先帮我安排众将休息。公孙瓒会意,吩咐人招呼吕布众人,而后单独引我进到中军大帐。
待至帐中,分宾主落座,小校端上茶来,公孙瓒当先问道:“如果在下没有猜错,您便是陈仓侯王成吧?”
我闻言一愣,起身拜倒,奉上王允的书信,问道:“但不知公孙叔父如何猜到是小侄的?”
公孙瓒连忙将我搀起,说道:“刚才于营中闻报,说是子龙和人打了起来。我出营观看,发现与子龙对仗之人相貌不凡,武艺与子龙不相上下。再观其手中大戟,非是平凡之物,便即想到一人,就是并州丁原处的吕布吕奉先。刚才你叫停此将时,喊出奉先之名,便即座实了我的想法。据说此人随丁原入京之后,与其一起受难,后来得免,流落京城。早先闻你单人独骑退去雍州四十万犯阙大军时,便是仅带得一个用戟的家将,我便想此人很有可能就是吕布。如今辽东事急,刚才又闻你是受王允老兄之托,来我这里送信的。我便想到朝中能派来解辽东之危,王老哥托付送信之人,绝对便是你王贤侄了!”
闻言,我赞道:“公孙叔父真是才智过人啊!”
公孙瓒笑笑,打开信笺,迅速的看了一遍,而后对我说道:“贤侄此次来解辽东之危,前路可谓艰险。我会谨遵王老哥之意,尽力帮你,但不知贤侄有何打算?”
我答道:“不瞒叔父讲,说到具体打算,我是真没有。因为辽东的具体情况,我还一点都不了解,只知道现在是乌丸、鲜卑、高丽三方向襄平施压,大有侵分辽东之意。不知叔父可否给我说说仔细讲讲辽东现今的情况?”
公孙瓒闻言,点了点头,思索了一会,理了理头绪,对我说道:“辽东与我幽州接壤,共同抵御北方少数民族。整体来说,蓟州刘虞防范鲜卑左番;我戍守北平,抵御乌丸;我族兄公孙度据辽东,独抗鲜卑右番及高丽。然而去年未至年中,河北发生巨变,辽东独立,刘虞讨伐襄平。我与刘虞在北平大战,幽州发生内乱。而后,乌丸王、刘虞、公孙度先后败亡,各方势力内部随之发生巨变。而今我与前来为父刘虞报仇的刘和对峙,又要防范南皮袁绍的虎视眈眈,根本无暇顾及乌丸和辽东。为此,从我这里抽出手来的乌丸便即向辽东下手,而原本已与辽东成鼎足之势的鲜卑右番和高丽便也乘机来犯,才致有今天的辽东之危。”
我闻言,皱了皱眉,看来这里面的事还真不简单,便又问道:“叔父可有法解之?”
公孙瓒闻言,叹了口气,摇头说道:“现在辽东为三方大军胁迫,我在此地自顾不暇,真是没有什么办法!”
我闻言心中一凉,本还想请公孙瓒引大军前往襄平助阵,但看公孙瓒的意思,是不太可能了,便即折中的说道:“我知叔父现在也是极为艰难,不过辽东现在为三方压迫,急等援军,若是苦等多日,见不得一兵一卒,士气低落之下,军心必然涣散。到时,待不得三方来攻,便即自破了。所以我恳请叔父借我几万人马,去给辽东军助助阵势!”
公孙瓒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我便将北平的精锐――三万白马义从借与你用。”
我闻言大喜,“白马义从”的大名可不是浪得的。这支队伍与北方部族作战多年,经验丰富,勇猛善战,乃是精锐中的精锐。看来义父和公孙瓒的交情还真不错,挺给面子。但我还是得寸进尺的说道:“还望叔父能把赵子龙借我一用,使其带领白马义从随我前去。”
公孙瓒闻言,踌躇了一下,便即答应了。我拜谢公孙瓒之后,又对他说道:“河北这一年来事多至此,实乃袁绍从中做鬼。此来易京之前,我已与故交平原令曹操商议过了。若是袁绍再来进犯幽州,我便教曹操往徐州借兵,协同叔父夹击袁绍。故北平之事,叔父不必太过忧心。此外,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叔父杀了刘虞终是有些说不过去,还望您尽量与刘和说解,莫再让幽州如此自乱下去了。毕竟,北方蛮族还虎视着中原,我相信您也不希望幽州成为下一个辽东!”
公孙瓒闻言,沉默了一会,皱了皱眉,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而后,我请公孙瓒帮我立即点齐白马义从,并将赵云找来与我说话,我又找来吕布众人。
众人来后,我对赵云说道:“子龙将军,我欲先往襄平同公孙康计议,烦劳你引大军随后速速赶往襄平,越快越好,我会教奉先与你一同将兵前往。”说罢,看了看吕布,吕布向我拱手施礼,表示明白。其实,我的意思是让吕布赵云多在一起,联络联络感情!
公孙瓒闻我要走,知我心焦,并未阻拦,引着众人来送。告别了公孙瓒、吕布、赵云,我引其他人急急往襄平投来。
辽宁省辽阳市,古称“襄平”,始建于战国,历代屡作陪都,是商贾云集的关外名城,山川秀美,历史悠久。
急奔了七日,到得襄平,百姓的晚饭早已吃完,城内再无炊烟升腾。为了防止乌丸及鲜卑偷袭,最近的襄平城都是很早便即关闭城门,加强夜巡。我借着夜色,观瞧襄平,城高垛险,护城河宽两丈有余,河水川流不息,不愧是兵家必争之地,果然是处险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