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是狼是羊(2/2)
王凌说道:“义兄,我吃饱了,您有事就快说吧!”
闻言,我呵呵一笑,看来虽然王凌跟随王允多年,但是年青人终归还是年青人,有些性急。
“你和西凉太守马腾可是认识?”我开始发问。
“马叔父每次上京,都来司徒府与叔父秉烛夜谈。马叔父为羌女所生,甚是豪爽,因其父马肃与叔父大人同朝为官多年,所以马叔父开始以叔礼待叔父,但叔父不受。后来,二人便以兄弟相称,我便也唤马腾为叔父了。虽未曾深谈过,但是如今已有数面之缘。”王凌娓娓道来,前因后果说的明明白白。
“靠,义父这老头脑子是不是糊涂了,为什么只记得让我代其传书,却不告诉我,他和马腾还有深交。若是早说,我何故发愁啊!”心中窃喜,计上心来,马上对王凌说道:“真是太好了,彦云,你先回去好好休息,明早着你去马叔父那里下书。”
然而,我却并不知道王允的心意。王允身为司徒,在官场混迹多年,他知道一个人单独面对危难时,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是灰心丧气,一种是奋发图强,若是后者此人必成大事,若是前者早晚也是前功尽弃,所以义父只是想借此机会,再次考验考验我独自争霸天下的能力。若此时此事我处理的不好,那以前我所做的事情也都会被义父认为不过是昙花一现。但义父又确实还有所不忍,不但让我代传书信给马腾,还把马腾的旧相识王凌派在我的身边,真是用心良苦啊!不过在我看来,有点脱了裤子放屁似的费事。此时天空突然一道霹雳,我立马开始向义父感恩。
待王凌刚刚走至门口,我突然想到一些事情。便又叫住王凌,教其和我一起去往内宅之中。进到姜?教人给我收拾出来的房间,我先打开仆人提前帮我拿进来的行囊,取出王允所托转交给马腾的书信(此时想来,信里面必是离愁别绪,当然最重要的肯定是托付马腾对我照顾之言,看来这个将近1900岁的干爹真是没有白认。)。而后,我又叫王凌,用我的口吻,向马腾以晚辈之礼写了一封拜书(客气话本人十分会说,但是拿着毛笔写方块字,实在力不从心。马腾是长辈,尤其现在又有事相求,所以总不好拿我那狗爬的字去写拜帖吧?为此,只好请彦云代笔。),然后将两封书信用丝囊装好,交与王凌。而后,让王凌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即去西平(古西平在今天青海境内,就是今天的西宁)送信。
次日早起,教高顺臧霸护着王凌前往西平;教王楷协助姜?打理天水诸事,顺便掌握天水概况;任命薛兰为天水司马,全面接手军务,吕布都统天水守军,教余者众将辅佐二人。
如此布置之后,我便开始耐心等待王凌的消息。
王凌走后的第二天是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天水当地不少听过我传说(真不是吹,我来三国这些日子里面,做的漂亮事太多,让我不出名都不行!)的乡绅,在姜?的引荐下,给我办了场接风宴。因为此举属于亲民行为,利于我在天水扎根,所以我便参加了,而且表示出极大的热情。不过,通过“贫瘠”的席面来看,我知道天水上下,从富翁到贫民,这个冬天都不会好过!
过了小年,转眼又到了大年,已然去了八天的王凌一点消息都没有(天水赴西平最快也要五六天,所以没有消息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奈何等待是如此的让人焦灼!)。因为大家都知道年后一旦积雪融化,如果还是不能平息羌族之怒,那么天水便要起刀兵之祸了,所以这个年谁也没过好。外加上现下确实粮食有限,连我这个天水太守都没吃到年三十的饺子,就可想老百姓有多困难了!
又愁了两天,到得大年初三,我才终于想明白过来,我不能再犯愁了。因为我犯愁,我手下的人也跟着犯愁,大家都犯愁着过日子,很容易生出乱子来。所以我必须带头高兴起来,让大家觉得眼前的事根本就不叫事,我记得看过的哪本兵书里面提到过这些,这属于带兵之道,可惜我看完了,记住了,但是到该用的时候,反而给忘了。
我早听说西北平原上有兔子,冬天里也是又大又肥的。于是,我便想去打两只回来,犒劳犒劳大家,以解大家多日来心头的郁闷。
打定主意之后,我未与人说,只是自己牵了小白马,背了战弩(吕布上党所赠,最后提醒一次,以后但凡是用弩就是它了,不再说了!),揣了七星刀,独自出了天水北门,向北郊的荒野中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