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计意局弥(下)(1/2)
早些时候,我和丁原、吕布正在吃饭,忽有军士来报,说是闻得北宫之内有喊杀声。闻听此言,我知道政变开始了。
丁原闻言霍然起身,吕布也是随之站起,我坐着未动,问丁原道:“老大人欲要何为?”
丁原说道:“恐宫中有变,我当提兵去保护陛下。”
我淡淡的问道:“老大人可是得了圣旨?”
丁原讶异的说道:“你我一直在此,何来旨意?”
其实旨意在我身上,但是却不能给丁原看,所以我说道:“既然无旨,若是带兵前去,老大人可是谋反之罪啊!”
丁原双手抱拳,举向头顶,说道:“苍天在上,今若去,帝真有事,则丁原一人之过可保江山之固耳!”
我又问道:“若帝无事,老大人当何以处之。”
丁原正色道:“愿服罪。”
我见这倔老头子劝不住,一切也都是天数,便不再多言,说道:“既然如此,我随老大人一同进宫。”说罢,也站起身来。
待丁原点齐了三万并州军,浩浩荡荡的开往北宫时,我在想,“何进啊何进,虽然我和你不熟,但我却因为历史的缘故,帮你帮到了这个地步。如果此时你还立不得新君,收不得蹇硕,那就怪不得任何人了!”。
我放潘隐之时,曾交代让其取新君圣旨来北营帅府安抚丁原,就是怕丁原起兵落人口实,现在圣旨迟迟未到,想来蹇硕的计划虽然被我打乱了,但是我的计划也未完全得到贯彻和落实。难道真有什么大的变故吗?我心中有些惴惴。
待我、丁原、吕布引着诸将及并州军来至朝阳门下,向上观瞧之时,城头之上已然站满了人。不过,我认识的却没有几个,王允、袁绍、曹操、二荀而已。最中间的黄罗伞盖下一坐一立两个半大的孩子,旁边站着一个身穿轻铠的胖子,一脸的丫杈胡子,面目可憎。
见此情景,我放心了。何进既然站在了黄罗伞盖之旁,想来蹇硕已经败了。至于生死?想来是九死一生了!当然我也不用再想用圣旨安抚丁原的事了,因为丁原已经提兵来了,说什么都晚了,自求多福吧!
见了城下阵势,何进有些害怕,没敢说话。坐于黄罗伞盖下的新君刘辨也被吓得瑟瑟发抖,直往龙椅里钻。而站在新君之旁的皇子刘协却向城下喊话道:“来者何人?”其实刘协见过丁原,丁原也见过刘协,不过当此阵势,刘协不仅要问,丁原如果不是谋反便也要答。
“执金吾丁原是也。”丁原答到。
刘协又问道:“汝提兵来此何故?”
“闻宫内有厮杀声,特来保驾!”丁原答到。
刘协接着问道:“可得圣旨?”
“未曾得旨。”丁原答到。
刘协厉声喝问道:“既未得旨,怎知陛下无安?”
丁原闻喝一惊,哑口无言,呆立当场。
刘协继续问道:“既然汝言,来此保驾,今我父皇驾崩,我皇兄继位为新帝,在此久立,你因何不跪?”
丁原大惊,慌忙下马,跪伏于地。我及其余诸将也是下马拜服,三万并州军也是黑压压的跪了一地。
闻得少年言及“今我父皇驾崩,我皇兄继位为新帝”,我知道,说话的这个孩子就是传说中的陈留王(此时刘协还未被封王。),果然是少年才俊,比那个瑟瑟发抖的新皇帝好多了。我要是董卓,为了国家未来考虑,也会保这样的孩子当皇帝。只不过我要是保皇帝的话,绝对不会像董卓那样胡搞乱搞。
看着被刘协呵斥于地的城下诸人,何进把心稍微放了心来,教袁绍带着七校尉下得城楼来绑丁原诸将。吕布等人本欲反抗,但被丁原喝止了。袁绍见我深施一礼,曹操见我则是哈哈大笑,连搂带抱的拥着我,同其他几个校尉和亲兵押着丁原吕布诸将来至城上见帝。
我和丁原吕布及诸将跪下向新君叩头,见诸将已被缚住,何进方才心安。刘协略闻此番之事,对着跪于地上的我问道:“你就是王成?”(其实,在我和丁原引军来到城下之时,何进便已为新帝和刘协指出了我。)
我向黄罗伞盖之下的新君叩头道:“罪臣王成,护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