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濮山诗会(中)(1/2)
乾清宫中,皇帝换了一身吉服,也就是俗称的“龙袍”了,说不出的英武,让人看了就心生畏惧。贾宝玉如今能在乾清宫殿内当值了,看着皇帝龙袍加身,威风八面的样子,心里也有些羡慕嫉妒恨啊。
人和人命运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人家龙袍加身,坐拥天下,俺即使穿越过来却也只能给他站岗,娘的
贾宝玉正心里发着牢骚,殿外却忽然冲进来一个不速之客。她身穿一套鹅黄色宫裙,小小的,紧紧的,套在身上把她娇小婀娜的身姿完全凸显出来,小小翘臀的曲线,随着宫裙的褶皱,显得尤其挺翘;粉雕玉琢的脸蛋,笑靥如花,小酒窝儿如梨花般绽放,水嫩水嫩的,让人真恨不得咬上一口。
“父皇,我也要随父皇去濮山诗会。”永陵迈着小步子,不像一般公主那般端庄,走路毛毛躁躁的,贾宝玉看着她,倒觉得像足了自己前世那个世界的初中小女生,不禁莞尔。
永陵从贾宝玉身边走过时,发现贾宝玉正对着自己古怪的笑,便狠狠瞪了他一眼,飞快的走过,拉住了康正帝的胳膊撒娇。
“哈哈哈”康正帝见到自己这个可爱女儿的时候,笑声总是这般爽朗,“好,永陵陪朕一起去。”
时间已接近辰时,濮山上,京城大大小小的宗室王亲,公侯将相,
该来的差不多都已经到齐了,此次诗会由礼部侍郎周杰主持,周杰却是穿着朝服,也显示了朝廷对此次诗会的重视程度。
而各大家族即将参赛的公子王孙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等圣上驾临,礼部侍郎周杰宣布诗会开始之时,便一展拳脚,大放异彩。
时间又过了一阵,在众人翘首期盼之下,濮山下旌旗蔽天,鼓乐齐鸣,康正帝的銮驾终于来了。康正帝乘步銮上山,来至山顶楼阁群之时,楼阁中的众宗室王公,文武大臣都出来迎接,各家家眷都隔窗凭栏而跪,山呼万岁,圣上在众王公近臣的簇拥下,进了忠顺亲王的楼阁之中。
贾宝玉自然随侍在后,也跟着康正帝享受了一把众人三叩九拜的待遇。经过贾府楼阁之时,贾宝玉还特意向楼上瞄了几眼,只见楼台之上,在贾母之旁屈膝行礼的可不是自己那个俏生生的林妹妹吗?在林妹妹后面,却是娴雅端庄的宝姐姐。二美人一前一后屈膝跪着时候的模样,正好把小屁股微微翘了起来,那弯曲的曲线,说不出的诱人。
贾宝玉跟在圣驾后面,时不时就要朝楼台上面那两美人儿瞅上几眼,也算一饱眼福了。然而,在这里可不光只贾宝玉一人一饱眼福了,跪着接驾的范世杰等一帮垂涎贾府小姐们美色的衙内们,早就找好了最佳位置,正对着贾府楼阁对面,
跪接圣驾的时候,逮着机会就要抬头时不时向楼上瞟一眼,随即便都口水流了一嘴,成了猪哥样了。
贾宝玉无意间发现了这群人都在偷瞟自己的宝姐姐和林妹妹,心里这个怒啊,要不是这个场合不允许他放肆,他恐怕早就按捺不住,上前去狠揍他们一顿了。
在忠顺王楼阁之上,露天楼阁十分宽敞,掌銮仪卫事大臣早已将圣上銮座安好,康正帝就坐,楼下接驾的众京城权贵又皆三叩九拜,恭请圣安。随即,众大家族的人都各自上了各自的阁楼,礼部侍郎周杰宣布诗会正式开始。
随即大乐奏响,歌舞升平。众人欣赏了一回,接下来就是诗会的重头戏了,众世家子弟的代表们都登上高台,准备一展诗才。
阁楼群中的高台之上,各大家族选拔出来的后辈代表都一个个身着锦衣华服,神采奕奕,或闲庭信步,或苦思冥想,装成一副搜肠刮肚思索佳句的模样,其实又真有几个人在思考诗句了?无不都是早作好了,或找人代作了背熟了的。
在那高台之上,范世杰和贾府的代表贾蔷也都在其中。范世杰装着时而低头吟哦,时而皱眉的凝思,时而仰天长叹,时而有感而喜,陪上他那不就不赖的外面,倒像个才华横溢,风流潇洒的才子。
在皇帝的身边,左右有皇亲贵族,文武近臣陪侍,范源和贾政便
赫然在其中。康正帝一时倒被范世杰表象所迷惑,像人问了一句那是谁家公子,有人答是范相家公子,康正帝哈哈大笑道:“虎父无犬子啊”
范源忙行礼谢圣上夸赞,心里对自己这个宝贝儿子的表现也还算满意的。
范世杰却是在借仰头晃脑之际,不时偷偷向贾府的楼阁之上瞄去,然而此时贾府的宝钗黛玉等绝色观赏歌舞毕,早就躲进了楼内,再不得让范世杰看到一丝美景,让他不免大失所望,哀声叹了一口气。
然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让范世杰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样一副忧郁的表情确得来了许多其他阁楼上的大家闺秀们的青睐,不时从窗户探出来,频频对他抛媚眼。范世杰精神一振,立马就有些飘起来的感觉,赶紧装成一副酷酷的样子,摆了几个自认为潇洒无比的造型,倒也真引得一些还算有些姿色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的心跳加速。
各大世家的才子们在高台上走来走去装模作样,在高台的前面,摆着一排桌案,每张桌案上摆着几份纸笔。也没过多久,早有人再也忍耐不住了,假装突发灵感的模样,往桌案边走了过去,拿起笔来,摆出一个潇洒挥墨的姿势,一气呵成,写下了他们早已背熟的诗词,但不知情的人看起来,却又有一股说不出的才气纵横的感觉。
旁边侍立的太监早将才子们
已写好的诗作送上了忠顺王楼阁,呈众大臣评鉴,圣上御览。
“……素蝶向林飞,红花逐风散。花蝶俱不息,红来还相乱。这是去岁夺魁的付家公子所作,果然妙不可言,依我看,今年还应是付家公子夺魁啊”有一个大臣拿了一首诗作评价了几句,又传递给身边大臣品评。众人看了都是连连点头,最后呈圣上御览。
康正帝看了龙颜大悦,赞道:“果然才华横溢。”
众人赞了一回,不想过了一会儿,立马又有人发现了一首更好的。
“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瞧瞧这就几句,堪称绝唱矣我以为此次诗会当以这首为最佳。”
一张张的笺纸传上了忠顺王的楼阁,今年佳作频出,惹得楼上的皇亲重臣意见不一,争论不休,虽说文无第一,但众大臣在朝堂上就争惯了的,即使是无伤大雅的诗词好坏之争,他们也不肯落了下风,甚至有些大臣都争得吹胡子瞪眼了。
“哈哈哈”康正帝也不禁止,反而传旨道:“将众爱卿家子侄们的佳作多誊写几份,遍传其他阁楼,让众人鉴赏。”
于是各家楼阁中的家眷们也得一睹台上才子们的大作了,在贾府宝钗、黛玉这些才女可就有的品评了。但她们的意见也各不相同,与忠顺
王府阁楼上争论的王公大臣们一样,也唧唧喳喳讨论不休。
“不想今年佳作如此之多,一时倒难以评出第一来了。”
正当众人都争论不休,无法选出最佳之作时,忍了又忍的范世杰终于再也忍不住了,装了会儿潇洒之后,便把求冯班帮自己的作的诗写了出来。按照圣上吩咐,也誊写了无数份,分传阁楼中鉴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