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娇女亦善(1/2)
“怎么?你的出身来历还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吗?缘何这样的碍难?难道你这个人是不为世间所容的人?”霍成君见纪啸只是低着头仿佛陷入了沉思似的一直没有开口,就又娇声的催促到。
不为人世间所容?我不是不为人世间所容,而是人鬼难辨的连我自己都不弄不明白!心里暗想着的纪啸,微抬起头平视着霍成君。见霍成君还是满脸期盼的望着自己,一副‘小女孩儿求知欲’旺盛的样子,就不得不干咳了两声踌躇着说到:“咳、咳!昨日纪啸已经向夫人禀明了在下的出身来历。”
“本小姐今日出门时急迫,未向母亲问明。你就再向本小姐说一遍又有何妨?真是的!咋说几句话就这么碍难哪?说话咋就不像你人生得那样的有风标哪?”可能是霍成君感觉纪啸想推脱不说的让她去问霍显,就不有自主的脱口抢白到。由于话说得太急,语意中不知不觉的带有了夸赞纪啸样貌的词句,霍成君自己却还没反应过来。
“小姐海涵!非是纪啸之出身有何不可告人之处,实是纪啸感觉有些辱没了祖辈。故而,纪啸才踌躇难言。小姐想要知道,那纪啸就说予小姐又有何妨?纪啸乃巴蜀西充人士,先祖乃是当年荥阳救驾的纪公讳信。也许是纪啸的样貌有些酷肖先祖,故而才与皇族之人相像。纪啸家道中落后,又读书、习武两不就,父母双亡后在下变卖了菲薄的家资安葬完父母,已经是身无分文的流落街头。本想前来京城闯荡一番,给自家寻一条出路。可是,天子脚下,亦不养无用之人。故而,因在下夜半无过宿之处而流连街头,被夫人见到后才领到了别院。”仿佛背书一样的纪啸,声音低沉、缓缓的又把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出身来历,几乎是原封不动的又向霍成君重新通禀了一遍。
“原来是这样啊!”侧耳凝神聆听着纪啸数说的霍成君,仿佛是喃喃自语的说到。对于刘邦对待替他而死的纪信的薄情寡义,在大汉朝虽然几乎是人所共知,却又是一个莫大的忌讳之事。现在这个时代,由于皇权毕竟乃是至高无上、恍若神明一样的存在。势大如霍氏这样大汉朝有史以来第一外姓家族者,其家族成员也不敢对大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轻易地加以评论。因而,从开始时就表现得恍若‘天不怕、地不怕’的霍成君,也开始沉吟、思忖着一时不好开口。
想当然耳!一个‘城隍’的阴司爵位,对纪信的后代来说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而作为纪信的后代,还要秉承着祖辈纪信忠义双全的品德,不能去做一些让人不齿的谋生之计,反正经商、唱戏等下九流的营生肯定不行;可能家里有俩钱儿还得秉承祖训接济孤老。这样一来,或许没有多少实际收入的纪氏,也就难免会家道中落了。
听纪啸说完后,并不愚笨的霍成君的俏脸上露出了怅惘和些许怜悯似的表情,仿佛还沉浸在对纪啸的数说回忆中似的、自顾自的喃喃着:“也勿怪你这个人风标上佳、傲骨铮铮啊!大汉朝谁人不知当年纪将军的高风亮节、忠肝义胆?身为纪将军的后世子孙,自然不能辱没了远祖的清名啊!其实、其实,本小姐虽然不安闺阁的经常游览长安城;但,但本小姐又何曾欺负过良善百姓?本小姐也只是对那些欺压良善的豪门纨绔、地痞无赖略有惩戒而已。本小姐还经常的去看望亲手劳作、布衣自织的张家婶婶哪!还曾向张家婶婶求教技艺哪!”
自言自语的霍成君,虽然有着豪门娇女的骄纵、刁蛮的一面;但毕竟由于年少、可塑性强,亦不乏少女的良善、心性柔弱的一面,喃喃自语中仿佛又是在向纪啸解释着一些什么。其实无他,霍成君也只是出于对风标俊逸的纪啸心生好感的同时,再加上对纪啸的祖辈纪信的崇敬,而有心有所感而已。霍成君口中所说的‘张家婶婶’,很可能就是这个时代以廉洁著称的张世安的夫人?家族的地位等级所限,霍成君也不可能同平民百姓有什么瓜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