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权臣逆鳞(1/2)
“大将军谬赞,末将出言无状矣!”在纪啸连忙侧身打躬谦逊着的同时,站在老霍光对面的张安世已经笑着开口说到:“呵、呵!大将军也感到此子颇堪造就?不瞒大将军言:老夫初次见到此子,就为其不俗的见地所折服,赞叹其不愧乃是忠义双全的纪公之后啊!……”
虽然在整个大汉朝的权力格局方面,老霍光和张安世恍若分处于两个隐隐绝对对立着的不同阵营。但像他们这样均是宦海沉浮了几十年的‘老油条’,在表面上的彼此关系上还是会恍若极其亲密无间的和平共处的。即使是马上就会刀兵相见的血溅五步,但在这之前也都还会不漏出丝毫声色的‘你好、我好、他也好’。这,就是权力面前的那层‘遮羞布’!也是无不用其极的绝对权力攫取过程中的诡诈与险恶。
在纪啸又赶忙向张安世‘是老大人在抬举、提携末将’的谦逊了一番之后,汉宣帝才开口娓娓的、心情仿佛十分沉重、声音中还带有着少许的嘶哑的道出了此次御驾亲征的总体战略布署:
在纪啸离开长安赶、往南阳前去押运御用瓷器之后,大汉朝的朝廷中枢决策层也马上就在汉献帝异常坚定地坚持、并还单独的私下里同大将军老霍光进行了一次的商议、说服(当然是要把老苏武和纪啸父子提议的由纪啸来假扮汉宣帝的建议通报给老霍光、否则以老霍光老而弥坚的秉性是绝不会同意汉宣帝御驾亲征的)之后,就在朝廷的大部分朝廷重臣老霍光、张安世、魏相、丙吉等的支持下,最后确定了汉宣帝御驾亲征的动议。
当然,这期间还是有不明内情的朝臣以‘圣驾重于山’为理由极力的反对。但因汉宣帝的提议得到了几乎所有的朝廷重量级朝臣的支持,最终还是予以强行的通过、颁旨了。
确定了汉宣帝御驾亲征之后,大鸿胪(相当于后世的礼部尚书)梁丘贺马上就召见了还等在京城长安、嚣张异常的匈奴特使。梁丘贺通报给匈奴特使:大汉朝的皇帝宣帝将遵约于月内亲自赶赴域外去会晤以现任匈奴大单于壶衍?为首的群胡首脑。待大汉皇帝到达域外以后,双方再通过互派特使来确定具体的会晤时间、地点。随后,也就把匈奴的特使给打发走了。
同时,在时间可及的距离范围之内京城长安周边的军镇的军旅调动和将帅委任也同步开始了。
首先确定了由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张安世分任大军的正、副主帅,车骑将军张安世还要统率着御林军担任护驾的职责。至于留守、监国的事宜,自然是先期在朝堂上就予以了确定。
其余的军力调动则是:
其一,由驻屯扶风郡的大汉驻屯军中抽调出来三万,委任中郎将张千秋出任前军主将来统率。张千秋接到朝廷的旨意后,马上就要率领这三万汉军先期北上。
其二,汉宣帝在御林军的护驾下、协同大将军霍光和车骑将军张安世赶往扶风郡,在槐里城会合到从冯翊郡征调来的四万驻屯军后作为中军随后也就向北开拔。
其三,从弘农等其他畿辅重镇调集来的近四万汉军,则由中郎将金安上出任主将,待全部调集的汉军聚齐后既作为后军随后跟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