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推上刀尖(1/2)
“想来、想来,当初乌孙国向我大汉所请求的救援,也是胡蛮彼此之间早已经串通好的前来诓骗我大汉哪!”此时稍稍发泄了一下心绪也平复了一些的纪啸,脸上露出一种讪然的表情重新落座以后,内心里同老苏武的感觉一样,感到这件事确实太过重大的十分棘手,一个处理不好甚至都有动摇大汉国本的可能?因而,沉思间不禁随口感叹道。
“咳、咳!圣上同众臣在朝堂上议论此事时,众臣也是如此的看法。胡蛮用心之深、筹谋之久、设计之毒,实是令人十分的惊心哪!……”一贯以忧国忧民为本分的老苏武,同样忧心忡忡的附和着纪啸的话。
承如老苏武所说。一众塞外夷族筹划之深远、设计之毒辣,几乎是没有给大汉朝廷留下任何的回旋余地和可乘之机。最为关键之处则在于,就如当初纪啸考虑到‘许皇后的肚子不等人’一样,身处于大漠深处的十几万汉军的命运同样也是不等人!朝廷中枢不尽快的拿出具体的决策、时间拖得过久,十几万的汉军就很可能要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没有了回旋余地,那就也只好先遂了胡人的心愿,再因势利导的视事态的发展变化而行了!凝眉蹙目的不觉陷入了沉思中的纪啸,心里十分无奈的想着,抬头看了一眼坐在那里一双老眼紧盯着他、因心急如焚甚至已经佝偻着腰身也作出了前倾状、仿佛在希冀他这个义子能想出扭转乾坤的绝妙办法的老苏武,就又试探着问到:“既然朝廷已经公议,不知当今的圣意如何?……”
老苏武撇了撇干瘪的嘴唇无奈的答道:“圣上自然是一再的言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欲亲赴大漠一会众胡,并表示:即使是舍弃性命,也要争取解救十几万的大军脱险。然众臣因顾忌圣上的安危,均是全力的予以阻止;却又无一人能拿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法子来!真是令人忧心哪!唉……!咳、咳!”
“那大将军又是如何的言说?”纪啸听着老苏武只是忧虑的长吁短叹,却一直没有提到在大汉朝起着大半决策作用的老霍光。这虽然是老苏武的忌讳,但现在已经涉及到了大汉朝未来的国运,纪啸也就只好自己先提出来了。其实纪啸也知道,掌控着大汉朝大半绝对权力的老霍光,在朝堂上也不可能不提出自己的见解,只是因老苏武在内心里对老霍光存有着永久芥蒂,才并没提到他。
“他?咳、咳!还不是像以往一样的自命不凡!无外乎是言说:此事已经没有了回旋余地。为了解救十几万的汉军脱险,大漠之行已经势在必行,并言说可由他代替圣上前往大漠一会群胡。他也不想想?胡人盯着的是当今圣上,他一个臣子前去不是反而会弄巧成拙?老夫都在怀疑他是否是在故作慷慨激昂之状也?咳、咳!”
人就是这样,越到茫然无措的紧要关头,就越会把怨气发泄到一些毫不相关的方面。现在,老苏武就是在因为老霍光的说法根本就不切合实际,才显得牵扯过多的怨怼起老霍光有些自负的言说可以代替当朝帝王赴约上去了。当然,因两人之间存在着纠结深远、根本就无法化解的‘永久芥蒂’,老苏武也永远是咋看老霍光咋不顺眼!
“哦,也对!以大将军来代替圣上前往,虽然也是一法;但却有惹动胡人恼羞成怒之虞。不可拿十几万汉军的命运来冒险哪!……”沉思中随口应付着老苏武的纪啸,神色庄重的思虑着,心中猛然的一动:不对呀!从进门始,已经一个多时辰的时光过去了。自己一直都是深陷于老苏武营造出来的压抑、沉闷的气氛中拔不出来,甚至期间还惹动了自己的一番火撞顶门。老苏武是否是有意的在调动着自己的情绪、激励着自己的肝火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